又到摘这种怪野果的时候了浙江农村满
在千岛湖很多地方
每到清明之后,山上都会有一种美味
长得“歪瓜劣枣”,味道却很棒
是很多千岛湖娃小时候的挚爱
你猜出是什么了吗?
茶泡
又到摘油茶泡的时候啦
每年这个时候
山上的油茶树都会结出
像桃子般大小的茶泡
有人叫它茶泡、油泡,也有人叫它茶桃~
放学的时候,约上几个发小进茶山
爬茶树,摘茶树泡
这是好多千岛湖农村娃美好的回忆~
茶泡是油茶树果实的一种变态体。
色白,有的微红,看起来肉呼呼的,
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
果实外部光滑发亮,中空,果内侧为纤维状,
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
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茶泡是树病瘤子?
茶泡的确是油茶的一种病害,叫“油茶茶苞病”,也叫油茶茶饼病、叶肿病,是由一种真菌——细丽外担菌造成的。如果它侵染了花芽,就会导致子房病态膨大,形成茶泡;如果侵染了叶芽,就会导致新叶膨大,变成茶片。
病害?茶苞病?真菌?
茶泡能吃吗?
茶树花刚属幼龄开花阶段,结出未发育好的果实容易发生异变形成茶泡,对人没啥危害,是可以吃的。
茶泡一般呈色灰白或绿白,有的微带红色,形状、大小近似桃子,所以也有“茶桃”之称,茶泡肥胖饱满、表皮光滑发亮,中空,小时候去山里最喜欢摘来吃了,不仅多汁爽口还顶饿~
茶泡好吃是好吃,但是大人们却不那么待见,因为如果茶树长满茶泡、茶片,那些在茶树泡里的种子就会变坏,还有茶片会减少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油茶减产,收成就不好。
如何挑选茶泡?
茶泡(茶片)形成需要条件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长成茶泡或茶片的~
一、有新叶(或新果)
二、有充足水分
三、阳光要充足
茶树换新叶时节雨水特别多,这时茶果还很小,一些环境刺激就会使新叶(或幼果)异常生长,开成茶泡(茶耳)。但这些“变异”的东西生命不会很长,所以一般都要在茶泡旺季时食用。
而且也不是什么样的茶泡都好吃
一些茶泡甘甜多汁
一些却是苦涩沾嘴
其实这跟茶泡成熟与否有直接关系
像这样的茶泡,一看就是没成熟,吃起来就会是苦涩苦涩的,还得再等几天。
表面蜕一层薄皮,露出青色果肉,这样的茶泡,个别味道也会夹带着苦涩味,建议不要摘取食用。
像这样红色果皮的茶泡也不好吃,不仅苦涩还粘嘴,当然不排除会有个别味道还不错~
如果茶泡上出现很多小黑斑,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的,也不要食用。
当茶泡表面蜕皮之后成乳白色时,苦涩味基本上就消退了,此时口感 ,吃起来,甜甜的,尤为清爽可口。
茶片也很好吃
也有地方叫茶耳、茶耳朵
它是油茶树叶子的病变
叶子变异时膨大、卷曲形成
白里泛绿、或者绿里泛红、或者全红
特别肥大饱满的叶片
有好多小伙伴认为茶耳比茶泡好吃
不管是茶泡还是茶片,去摘取的时候,都要选择蜕皮完全,果皮光滑饱满的茶泡、茶片,这样吃起来才过瘾,当然再好的美食,也不要贪吃,适量而食即可。
清明采摘正当时
是不是口水滴答啦
清明时节既当季节、雨水又频繁
茶泡茶耳长得
这个时候吃是最爽口最过瘾的
踏青的小伙伴们可以尝尝呦~
(不认识的小伙伴不要乱采摘,以免食物中*)
↙点击阅读原文,为家乡点赞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