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一些不为人知的恐怖奇闻异事下
同叔讲故事灵异经历
#1.*耳
雍正年间,河南滑县有个村民叫作张阿七,此人五短身材,生的鹰鼻小眼阔面大嘴,相貌甚是丑陋。平日张阿七在家中务农种地,除了一身蛮力外是身无长物,但是他的左耳却长得非常怪异,不仅比右耳小一半,而且形状尖耸,就像动物的耳朵一样。更为奇特的是,这只耳朵还能听见*语,所以附近居住的村民都叫他张*耳。每当夜深月黑风清露冷之时,在林间野地就有*鸣声四起,此时张*耳便屏息静气蹑手蹑脚的循声而去,找个隐蔽之所耸起左耳躲在那里专心致志的偷听。偶有路人经过看到,便大声喝问他道:“张*耳,你又在作怪吗?”他听见也不应答,唯独双手摇动让人不要再说,唯恐被*听见。
但是他耳虽能听*语眼睛却看不见*形,有时反而被*所发现,将泥土洒在他身上恶作剧,对此他也熟视无睹坦然自若。有好事之人曾经好奇的问他:“你既然能听到*声,可知*分几种?”他回答道:“我自然知道。死去很久的*声音长,新死之*声音短;雄*的声音高,雌*的声音低;富裕之*声音大而且传的远,贫穷之*声音小而且近;风雅之*声音清越,庸俗之*声音浑浊,这些我一听就能听出来。到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阎罗王放*假十天,众*皆三五成群六七结伴飘荡于荒坟野草间,这时才是*声最多的时候。”众人听后都是将信将疑。
有一年又到了寒食节,这天晚上,张*耳象往常一般独自前去野外,恰巧听见几个*物聚在一起谈论。只听其中一个*道:“昨夜我经过樟柳村,看见金钱之气上冲霄汉,等我赶去一看,只见一户人家正在铁锅中焚烧数以千记的纸钱,可他家的*甚是懦弱无用,我们可趁其不备将钱抢走,如此半世就能享用不尽了。”过了一会又听另一*道:“昨天我经过前面的村子,看见村中的富人家刚娶了儿媳妇,娘家陪嫁甚是丰厚,房中装财物的箱子排列在一起如同一堵墙一般。在窗前还有一个梳妆台,上面有几件金光灿灿光华夺目的首饰,可惜我们拿来没用啊。”
张*耳听见此言后不由心中一动,待群*散去,急忙依言来到前村富室家外,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之时,富室家的人都已经熟睡了。张*耳轻手轻脚从后墙翻进院内,一眼便看见了一扇窗户上贴着的大红喜字,他心知这必然是新人的洞房,于是小心翼翼的走到窗前向内偷偷窥去,果见窗后有一个妆台,如同*物所说的一样,上面放着七八样镂金首饰,其中有一个凤钗还镶嵌着一粒*豆大小的珍珠,最为珍贵。
此时新婚夫妇二人还未上床休息,新娘靠在床上俯首玩弄着衣带,新郎却附在她耳边不停地给她说着什么,过了一会,新郎就给新娘脱起衣服来,新娘只是害羞不肯。张*耳在外看的不耐,于是便撮口学起*叫来,新娘一听甚是害怕,赶紧脱了衣服缩入账中,新郎随即也脱了衣服钻了进去,少顷就见床账摇动,淫声浪语嗤嗤不觉。张*耳一见心中大喜,急忙将手从窗中伸了进去,神不知*不觉把所有的首饰都尽数偷出放入怀里,这才又翻墙而出回到家中。
他平白得了一大笔财物,心中念念不忘*的恩德,于是待第二天一早便去集市上买了一壶浊酒两吊纸钱,再加一个猪腿和一只煮熟的小鸡,来到昨晚偷听*语之处祭祀感谢了。到了夜间他又去此处,这次却听见一个*物埋怨道:“昨夜那人也太吝啬了,得了那么多的钱财,却只用这几样东西来感谢我们。看来以后我们不能再随便说话了,免得将来遭到冥谴。”于是群*都寂然无声,不发一语。张*耳甚是惆怅,改到他处探听,结果也是寂静无声一无所得,他心中知道附近这些*都开始忌惮自己了。
第二天新月初上,他又带上干粮来到村外另一处野地,潜伏在草丛之间静静的等候。过了很久,忽听一个女*先是在呜呜叹息,后来又嘤嘤哭泣起来。张*耳心中正在纳闷,随即就听一个老太婆的声音说道:“娘子正值青春,与东家郎做伴正是天生佳偶,应当及时行乐才是,奈何在这悲泣不已?”女*回答道:“姥姥有所不知,他只喜欢饮酒,没有一天不出门的,每次回来都是酩酊大醉,只顾自己酣睡而不顾他人情急。您说有这样的夫君我能不苦吗?”
老太婆轻笑一声道:“娘子不要为此着急,老身有一计在此,可解娘子之忧。老身有一个侄儿名叫*六,生得年少英俊一表人才,近日在社公处当书记,得钱甚为丰厚,只是他择偶条件甚是苛刻,所以年已二十还是单身一人。娘子倘若有意,明天老身便将他叫来,日后娘子前半夜和醉汉睡,后半夜与*六伴眠,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没有破绽。不过事成之后可不要忘记老身啊。”老太婆说罢女子并不吭声,似乎已经默许了,两人又拉了几句家常,老太婆就告辞而去。
张*耳伏在草间将二*的言语听了个满耳,心中颇觉滑稽可笑,又听了一会再无*声,一阵倦意袭来他便沉沉睡去。待第二日清晨天光放亮,他起身一看,发现陇间有一个女子的棺材,上面长满了荒草,他这才恍然大悟道昨晚原来是女*伤春啊。接着他又来到社公庙前,发现庙的旁边有一个古墓,已经七零八落破败不堪了。他将坟墓上杂草拨开一看,墓中一洞仅存一个骷髅头。张*耳一见便笑道:“你就是*六吧?请让我以醍醐浇灌你,因为今夜你要与情人酣战,不要力怯退缩才是。”说毕便脱下裤子撒了一泡尿在骷髅头上,接着提好裤子便回家休息去了。
待到了晚上,他又去昨夜潜伏之处侦听,没过一会就听见老太婆对女子说道:“昨天*六正在睡觉,忽然被一个恶人用沸水浇到脸上,口鼻都肿了,今夜是不能来了。这恶人实在太狠*了,应当受到惩罚才是。”张*耳一听大怒,跳起身大叫道:“*奴你想怎么样?我张*耳岂能怕你不成?”待他喊完之后四周却一片寂静,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没有听见*声了。渐渐张*耳也感到非常疲倦,于是就地躺下酣睡起来,一直睡到月亮落下的时候才醒来。
没想到刚把眼睛睁开就觉得左耳奇痒无比,于是信手折断一根草根伸进耳朵搔痒,正在此时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将他头顶的树枝吹落下来,恰好碰到草根将其撞进去一寸多深,张*耳瞬间只感觉到耳中一阵剧痛,他大叫一声赶紧将草根拔出,只见上面全是鲜血。他强忍剧痛回家延医用药,过了半月伤才痊愈,可自此以后他的这只耳朵就此聋掉,再也不能听见*语了。
#2.*代
道光六年,在安徽歙县的官道旁有一个小酒肆,酒肆的主人姓田,年龄约有五旬上下,虽说是个生意人,可是却没有一般商人身上的那种奸诈和势力,不仅为人精明做事干练,平日也是乐善好施本分厚道,经常急人之急拔苦救贫,这附近认识他的人都尊称他为田翁。田老头的酒肆也开了二十余年了,因为就在官道旁边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他家离酒肆约有七十余里,所以平时一般就和伙计住在店中,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七八天才回去一次。
有一次他恰逢得空,便赶了一天的路回到家中看看一家老小,可还没等他和家人唠完家常,就忽然有人前来报信,说酒肆中有急事要他速回。田老头听罢不敢怠慢,赶紧告别家人连夜匆匆往回赶去。此时正是初暑时节,天色微阴残月新起,连月色也有些朦朦胧胧。田老头正低着头赶路,忽觉身后有人影闪动,他心中微微一惊,急忙回头看去,只见身后似乎有一人也在赶路,只是月光暗淡兼之离得稍远,他也看不清此人的容貌。
田老头以为这也是和他一样赶路的路人,所以也不以为意,扭头继续前行。过不多时远远便看见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水面波光粼粼,上面还架有一座小石桥。田老头这段路走得熟了,不多一会就到了桥前,正待上桥过河之时,不经意间一抬头却忽见有一人已站在了河的对岸,看身影仿佛是刚才跟在自己身后之人。田老头见状不由大感惊异,方才一路也没见有人从他身边超过,怎的此刻会不声不响的到了他前面?他心中虽是纳闷可脚下却不曾停留,没想到刚过得桥走了没几步,那人身影却又消失不见了。
田老头心中诧异万分,以为那人已经先他而行了,可等他又向前走了不到一里路,发现那人居然还跟在自己身后,只是距离比先前又近了一些。田老头见状心中不仅疑窦丛生,若说他是赶路之人怎会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莫非他是居心不良想要打劫不成?此时夜空刚好阴云逐渐消散开去,月光也变得皎洁明亮起来,他借此回头看去,只见此人身着*衣红鞋,云髻高耸身姿妖娆,似乎是一个年轻女子,见自己停下脚步她也站在原地驻步不前。
田老头见此情形更觉疑惑万分,心中暗暗想道若她是赶路之人,为何一个单身女子却并没有同伴相护?若是因为小夫妻吵架斗口而逃,但是这女子却又鬓发裙衫都很齐整,再想起方才过桥之事甚是怪异,难道这女子不是生人而是*妖不成?想至此处他便张口向女子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什么要跟在我身后?”可话音落地良久,女子却依然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田老头心中更加忐忑起来,于是壮起胆子又问了一遍,过了片刻忽听女子向他说道:“实话告诉您但是请您不要害怕,妾本非生人,实是缢*,但是却不会祸害您的。因为前面有伏魔圣殿我不能过去,所以才跟在您后面想让您携带我一起过去。”田老头经常赶夜路,胆略一向大于常人,所以听罢此言惊是惊了却也不甚害怕,还点头应允了女子的请求。
路上走不多时便到了关帝庙前,女子果然紧跟着他走过了祠庙,等走过去之后田老头回头一看,女子仍不紧不慢的跟在自己身后,他心中不由有些奇怪,随即暗想道:“这女子既是缢*,此去恐怕必为人祸啊。”于是便问女子道:“你这次是要到哪里去啊?”女子听得他发问踌躇良久方才答道:“您对妾有恩,所以妾也不敢不说。但是虽说妾不会祸害您,可您听了之后也千万不要因此为难妾。妾此次是到雄村寻求替代者的。”
田老头一听大奇,当即又问她道:“谁是你的替代者啊?我倒是想听一下。”女子又说道:“雄村曹家有一个童养媳经常被自己的婆婆虐待,虽然已经和丈夫成了亲,但是还经常被婆婆鞭打责骂。前日因她在厨房中腌菜,不小心将菜刀掉进了水瓮中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到处找都找不到,婆婆便一口咬定是她将菜刀偷偷拿出换了糖吃,将她用鞭子抽的浑身是血,现在还在穷追不已。这媳妇含冤无处申诉,今晚将会投缳自尽,到时便可以替代妾身了。”
田老头听罢这才明了,心中想了想便对她说道:“以你的纤纤细足还要走这么远的路,要是到了雄村有先你而到的缢*,你岂不是白走一遭?”女子听罢笑着回道:“不会的。凡是这附近有即将自尽之人,土地公便会先告知无常*,然后再由无常拿着路牒交给应该被替代的缢*,此刻我手中就有路牒。向来枉死*苦雨凄风飘零无依,往往数十年难以找到一个替代者,妾算够幸运的,只不过半载时间就有人代替,所以真可谓是大喜过望啊。”闲聊间他们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岔路口,田老头应向西去,而雄村在南边,女子拜谢过他之后便从另一条路向南飘然而去了。
田老头虽向西而去,可这一路心中却着实有些不安,想着这曹氏虽说和他素不相识,但是明知其死而不援手施救,实在是良心不安于心不忍。肆中之事虽急但是也不争此一瞬间,又何必为了这片刻的时间而耽搁行仁义之念呢?想至此处他慢慢停下了脚步,最终决定人命关天还是以救人为重,于是返身而回向雄村而去。此时他已经走出一里多路了,这路上一番急走,待赶到雄村的时候已是星斗满天万籁俱静。急切间他也不知曹家所在,连走数条小巷也是茫然失措,想找个问路之人却也找不到。此时刚好听见远远的传来打更之声,于是他便想循声问问打更者,没想到刚出小巷西口,便见路旁有一小店铺还漏出微弱的灯光。田老头一见心中大喜,急忙来到店铺前,只见房门半掩并未紧闭,还从房内传出一阵阵推磨的声音,听到这声音他心中方才明白,原来这家店铺是做豆腐的,当下便推门而入向店主询问曹家所在。
这店主也是一个热心肠之人,听得有人问路,不仅非常热情的告诉了他曹家的具体位置,连第几巷第几门都是口讲指画一一明示。田老头问清地址谢过店主急忙出门向曹家奔去,走到他家门口一看却发现大门紧闭,田老头伸手试着推了一下,没想到门后居然没有上闩,一下就被他推开了。待他进的院内一看,发现四室皆黑唯独二楼上有一线微弱的灯光,他心知事情紧急也来不及去查看,站在院中便大声狂呼让主人速速起来。曹家上下睡的正沉,忽听院中有人大声呼喊,一时不知发生何事,全家老小都急忙穿衣起身来到院中。田老头一见他们便说道:“你家儿媳何在?速速前去救她性命,迟了就来不及了。此刻不及细说,待救了人我再给你们慢慢道来。”曹家人一听此言均惊诧不已,可听他说话并非疯癫,举止也和常人无异,再见他焦急之色溢于言表,虽然心中纳闷但也来不及细问,当即便依言带他一起去了二楼。
待众人手忙假乱上得楼去从门缝间一看,只见房内一个女子已经将绳子挂在梁间,正站在凳子上想将头伸进去。几人见状不由大骇,急忙伸手推门,却发现已被从里锁住,无奈之下只好破窗而入将女子救下,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待得将女子安顿好,田老头便将刚才在路上遇*之事一一如实告知,并问主人道是否因为菜刀和儿媳起衅生事。主人闻听此言大惊失色,不知这本是自己的家事他却如何得知?田老头便将缢*所言告知主人,让他们去水瓮底下查看,果然发现菜刀正掉在那里。曹家人这时才知事情原委,全家老小对田老头感激淋涕,纷纷躬身致谢不已。田老头见救人之事已了,便欲告辞离去,此时四更刚过天尚未亮,主人再三挽留道:“您坏了缢*的好事,她必然不会甘心,若是此时赶路难保不会被她祸害。”田老头自恃胆气过人,兼之挂念酒肆之事,所以坚决要走,主人无法说服于他,只好问清楚他姓名居所之后方才让他离去。
可待田老头刚出村外,果然发现方才那缢*早已守候在小溪旁,一见他便责备他不守信用坏了自己替代之事,田老头听罢也不甘示弱,当即便反颜相向,一人一*就此争论不休,后来双方越说火气越大,渐渐便动起手来厮打在一起。只是这*形如茫茫冷影,虚无缥缈,即使田老头打去也是处处击空白费气力,但是缢*的怒气却始终不能平息,一路责骂作恶纠缠不休,直到天色也微微发亮走到一处乱坟处缢*才消失不见了。田老头松了口气,坐下休息了片刻方才起身,抖擞精神赶回了酒肆,将夜里所遇之事源源本本告诉了店中的伙计和客人,可是大家听了都不相信,认为这是莫须有的事情,定是田老头编来消遣他们的。一直到了中午的时候,雄村人在曹家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带着礼物前来酒肆中致谢,这时众人方才相信了田老头所说,不禁都对他的仁义之行赞叹不已。
#3.叶天士
康熙年间,浙江杭州人王佑与几个同伴去京城应试,他们最初走得是水路,待乘船走到姑苏的时候,王佑却染了疾病躺在床上,几个同伴便雇了一台轿子将他抬到城中,送到当时的名医叶天士的府上请他诊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清代四大名医之一)。叶天士给王佑把了很长时间的脉,方抬头对他说道:“你的病只是普通的感冒风寒,服一剂药就好了。但是我想问问你现在准备要到哪里去?”王佑回道要去京城应试。叶天士听后眉头微皱对他说道:“我看你就打消这个念头, 哪也不要去了吧。你此次去京城,待到舍舟登陆之时必然要得上消渴症(糖尿病或者尿崩症等),此病无药可救,最多不过再活一个月罢了。我刚才给你搭脉的时候感觉脉象已现,若是现在速速回家,还来得及料理后事。”说毕便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回头叮嘱徒弟将此医案记录下来。
王佑将药拿上告辞叶天士,一路惶恐不安的回到船上,一见自己的几个同伴就潸然泪下,并告诉了他们叶天士所说的话,接着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几个同伴听后却都不以为然,纷纷劝阻他道:“这不过是医家恐吓人的手段,想多要点钱财罢了。况且叶天士只是个给人看病的大夫,又不是断人生死的神仙,不要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王佑听后心中稍安,暂且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同伴找来舟子将药熬好给他服了下去。待得第二天早晨,他的疾病果然就痊愈了,几个伙伴见状更是怂恿他一起去应试,他也觉得身体没有什么不适的,于是就依然和他们一起北上了,但是一路上心中总是有点惴惴不安。
这天船行到江口,江面上狂风大作,一时不能前行,几人在船上闲的无聊,就 一起去逛逛金山寺。一行人走到寺院门口的时候,看见那里竖立着一块医僧牌,王佑心中本就有点担心,此时便来到禅室中想请医僧再给诊断一下。待他一进室中就见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僧坐在蒲团上,双眼微闭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等到搭完脉,老僧忽然睁开眼睛问王佑道:“不知居士将要到哪里去?”王佑便以应试相对。老僧面有忧色对他说道:“恐怕来不及了。此去一旦登上陆地,消渴症就会发作,命不过一月,为什么非要远行呢?”王佑一听他所言和叶天士一样,不由大惊,随之仓惶涕泣道:“果然和叶天士所说的一样啊。”
老僧一听大奇,便问他道:“叶天士是怎么说的?”王佑答道:“和您说的一样,无药可救。”老僧微微一笑道:“这话错了。若是药不能治病救人,圣人又何必留此一道?”王佑一听似乎老僧话中有话,此时命悬一线,犹如落水之人抓住根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问他跪下说道:“还请大师发慈悲心将我一救。”老僧急忙将他扶起对他说道:“你在清河登陆,那里有个地方叫王家营,盛产秋梨。你去买来,将后车装满,渴了就以梨作茶,饿了就蒸梨为饭,将此物食用过百斤,自会安然无恙。这怎么能说无药可救,岂不是误人性命吗?”王佑听罢大喜,急忙向他拜谢不已,辞别之际对老僧说道:“若是我能活命的话,回来必会再次登门拜谢。”说毕就告辞而去。
过了十几天他们便到了清河,一上岸没多久王佑果然得了消渴症,他依照老僧所说在王家营购买了一车的秋梨食用,等到进京的时候,这病居然就慢慢痊愈了。他高高兴兴地入闱应试,但是没有考中,所以便收拾好行李回了家。等路过金山寺的时候,他带上一百两纹银和在京中购买的特产,专程到寺中致谢。老僧只收下了特产却没要银子,临别之时对他说道:“居士过苏州城的时候不妨再去见一下叶天士,让他再给你诊视一下。若是他说你没有病,你就用他之前所言质问他。如果他问你谁将你治疗好的,你就说是我,这比给我银子有用多了。”王佑听后点头受教谨记在心。待他一到姑苏,马上便上岸去了城中叶天士府邸,请他再给自己诊视。
叶天士早已忘了这回事,于是又给他搭脉,搭完对他说道:“你没有病,不用治啊”。这时王佑就将一月前来看病的情形说了,并以叶天士当时所言来质问他。叶天士对此很是诧异,于是命徒弟将医案记录拿来,结果一查之下果然如王佑所言。叶天士大奇道:“这不可能啊,你莫不是遇见了神仙?”王佑笑道:“是佛非仙。”随后便将老僧所言告诉了他。叶天士听后低头沉思半响,对他说道:“我知道了。请先生先回,我将暂时停业,专程去金山寺请教。”待王佑离开,他就摘下牌子遣散徒弟,穿上佣人的服装,乘舟直奔金山寺,改名换姓求见老僧,请老僧收自己为门徒学习医术,老僧见他心诚便同意了。
自此以后他每天都侍奉在老僧左右,看见他治疗过上百个病人,医术和自己似乎不相上下,于是便对老僧说道:“我跟您这些日子已经能悟出一些医道了,请让我代您给病人开方,您看可以吗?”老僧说道:“可以。”于是有病人来叶天士就代老僧开药方,老僧看过他开的方子,对他说道:“你的医术已经和姑苏叶天士差不多了,为什么不独树一帜而来依附我呢?”叶天士答道:“弟子怕像叶天士之流看病不精误人性命,所以必须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如此方能救人。”老僧一听双掌合十说道:“善哉,你有此言远胜过叶天士啊。”
有一日几人抬着一个垂危的病人来看病,这病人腹大如鼓,就像怀孕了一样。家属说道他已经腹痛了数年,现在更加厉害了。老僧诊断完毕,命叶天士再来诊断一次并代为开方,叶天士诊视后开的药方首位药就是白信(白色的砒霜)三分,老僧一看便笑着说:“妙啊。你医术不及我的地方,就在于太过谨慎。此方需用砒霜一钱方能起死回生永除病根。”叶天士一听惊讶万分的问道:“此人肚中有虫,以信石三分就能药死肚中之虫,若是多了只怕他承受不住便即中*而亡。”老僧听后说道:“你既然知道他肚中有虫,却不知这虫的大小。此虫已长二十多寸,若以三分药,不过只能将它暂困,待药性一过必会复发,再服用白信,则会避而不受,那时候就真的无药可救了。所以必需要用一钱白信才能杀掉虫子,随大便排出体外,这样永绝后患不是更好吗?”
叶天士听后大为佩服。老僧当即便让取出一钱白信给病人服下,对家属说道:“赶紧将他抬回家,今晚他必然要将虫排出,你们把虫拿来让我的徒弟看看。”到了晚上,这家人果然用棍子挑着一条赤色的肉虫来了,长有二尺多,而病人此时已经知道肚饥索食了。老僧又命用人参茯苓进补,过不数日病人就康复了。叶天士由此对老僧心悦诚服,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了老僧。老僧也感念他虚心学艺,于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并传给他一部医书。自此以后他的医术比以前又精进了很多,已经没有什么疾病能难倒他了。
注:这篇主要是讲中医的,*狐看多了大家换个口味。我一直觉得中医的博大精深绝不亚于西医,所以对古来的神医也很感兴趣。叶天士此人不仅是名医,还著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天士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 人也”,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无论其医学理论,还是治学态度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他那种谦恭好学、改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是后世习医者的光辉典范。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