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起来后
郑湾村是一个传统农业小山村,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
小山村来了大产业
4-10-28 09:01:54.0李丽 周代庆小小营养钵 果树生长大提速 猕猴桃种植户产业重建有新招猕猴桃;营养钵;果树;大提速;栽种滚动播报/enpproperty-->
营养钵培育猕猴桃,并不是郑本富等人的专利,而是名山区猕猴桃种植户袁洪贵的首创
“我种植的猕猴桃,栽种当年就可以进行嫁接,提前一年挂果”袁洪贵说,在营养钵中放足底肥和地里栽种原理一样,主要优势是猕猴桃在营养钵中生长快,去掉营养钵后,移栽不受影响
走进郑湾村,记者看到纵横交错的生产道正在加紧施工,初具雏形的“青奇异果吃法丝带”将猕猴桃种植园串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后,整个园子的肥料、果子运输全部实现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是项目资金,让我们的产业发展减少了不少投入”郑本富说
郑加全告诉记者,袁洪贵的爱人老家在郑湾村,袁洪贵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专业,并种植猕猴桃多年去年年底,他和郑本富等人到名山参观袁洪贵的园子,发现猕猴桃叶子非常茂盛,让他们非常吃惊
节省开支近二十万
24日,雨城区中里镇郑湾村5组的一片猕猴桃苗圃地里,看着营养钵中一根根已经长到小指粗的猕猴桃苗,郑湾村文书郑本富悬了半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抓重建机遇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郑湾村规划发展猕猴桃种植,郑本富和郑加全等人流转150亩土地发展猕猴桃产业
营养钵助力奇异果美容
产业发展有了思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初具雏形,对郑本富等人来说就是如何在管理上下功夫
“有了这个营养钵,加上袁洪贵老师的技术指导,我们发展猕猴桃更加有信心”郑加全说
郑本富虽然种植猕猴桃多年,但在种植技术上还不够成熟
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150亩猕猴桃仅管理,每年就需要投放资金七八万元,同时,猕猴桃“一年栽种、两年嫁接、三年挂果”,对资金并不雄厚的郑本富等人来说,压力较大
袁洪贵给郑本富算了一笔账,一个营养钵3.5元,底肥和正常栽种一样,培育150万株苗只需要1.5亩地,每亩地流转资金每年800元左右,提前一年投产从栽种到投产,可以节约一年土地流转资金、一年多人工管理费用,累计少投入20万元
营养钵里面栽种猕猴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猕奇异果施肥猴桃还能这么种,我原来还真没想到”郑本富说,营养钵中栽种猕猴桃,当年栽种就可嫁接,挂果投产均提前一年,他种植多年猕猴桃也是 次经历
广州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