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争取刘三姐岭南处处留美名
两广争取刘三姐 岭南处处留美名
今天,广东省文联“珠江行”采风团结束为期半月的采风活动,于中午回到广州。此行溯珠江而上,出广东,经广西,进贵州,到云南,所到之处,收获甚多。其中最为有趣的现象之一是,沿珠江流域,各地都在争打“刘三姐”品牌,这个集山川灵秀于一身的珠江女儿,到处都有好人缘。
两广争取刘三姐 三头六臂难分身
采风团在广东封开时,当地贤达告知大家:这里是 民间歌手刘三姐的故乡,她出嫁前叫刘三妹,嫁到广西桂林后才叫刘三姐。在封开 的大斑石上,看到了据称是刘三妹对歌台的遗物;山脚还有1座青色瓦顶的仿古建筑。据有关人士介绍,当地县志有简单记载,在封开杏花镇大斑石脚下有座祠堂偏方治疗白癜风是民间专门记念刘三姐的,始建于唐宋年间,明嘉靖年间重修,1直到1968年才撤除,而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仅此1座,在广西是没有的。又有人援用当地13位老人的回想说,当时里面有刘三姐、阿牛哥、莫老爷等人的塑像,与1960年拍摄的电影《刘三姐》里的主要人物十分相似,而莫姓是从北方迁移到福建,又从福建迁移到广东封开,再从封开迁移到广西去的,“岭南 状元”莫宣卿就是莫家迁到当地后的第三代。
采风团成员、中山大学教授、 民俗学专家叶春生对“刘三姐”现象有过深入的研究,他说,广东、广西许多地方都有她的遗址或说法,封开县的这一处,是其中一个。他说,两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广地区很多地方都在展开对“刘三姐”的争取。
图:封开县大斑石下有记念刘三姐的庙,山上有对歌台。张演钦/摄
桂林捡了大便宜 3姐并不是有其人
叶春生教授说,对广东来讲,梅县说它是当地的松口人,阳春说她是春湾人,说是在春湾有她的祖坟,还有1对歌台,上面有周敦颐写的“刘三姐歌台”五个字;广西则说她是宜隐士,也有的说是富川人。叶春生说,从各地对她的称呼可以探出她的一些传歌的线路:梅县叫她刘三妹,到了清远、肇庆、阳春,叫她刘三姐,阳江叫她刘三妈,电白叫她刘三太。从中可以看出,她在梅县是一个小姑娘,经阳春又过阳江,再到电白,她的年龄在逐步增长。“这可能就是广东刘三姐传歌的线路。”广西宜山,有叫她刘三姐的,富川叫她刘三姑的比较多。“这是广西刘三姐的传歌的线路,反应了一个风物传说圈。”
电影《刘三姐》为广西桂林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许多人以为她就是桂林人!叶春生教授说,刘三姐是岭南民间歌唱的一个综合机体。她是一个传说人物,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的人物。
民俗大师钟敬文 师生情倾刘三姐
很多人不知道,叶春生教授的老师、一代民俗学大师、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的钟敬文教授,也曾对刘三姐有过专门的研究!他曾写过《广西的刘三姐》,说“刘三姐是广西歌墟的女儿”。
叶春生说,钟敬文还打算写一篇《广东的刘三妹》,后来一直没有写成。到他晚年的时候,叶春生曾当面问过他那篇文章还写不写,他说,不写了,你写吧。后来叶春生就写了一篇《广东的刘三妹》。也给他看过,后来发表了,钟敬文说可以自圆其说。一代民俗学大师师生两代,情倾“刘三姐”,也算一段佳话。
对封开的说法,叶春生认为:当年肯定也有一个民间歌手在那里传过歌,又与广西的刘三姐传说相傅会,那里地处两广交界,极可能融会了两地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所以出现这样的说法不足为奇。各地都在利用这个品牌,这也可以说是对“名人效应”的一种期待。这类现象自古以来就有。而且近几年大家的品牌意识愈来愈强了,所以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很多地方的旅游、物产都沾上了刘三姐的光,这也算是歌仙对故乡人民的贡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