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电,拉满泛知识类内容创作技能点

  科学研究表明:分享一个冷知识的最佳时间是在中午,因为它们早晚会变成常识的。魔幻的年,疫情之后,是洪灾逆行,与此同时泛知识类的科普内容异军突起,成为人群中强心剂般的存在。科普工作者们列数据、讲事实,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缓解了大众对病毒的恐惧、对洪涝灾害如此严重的困惑,在社交媒体上赢得了超高声量。张文宏医生用大白话有理有据地解释防疫工作,金句频出,令人信服的同时也圈粉无数。

地球知识局也从多个维度深度解析为何江西内涝如此严重,收获阅读10w+。

地球知识局内容节选除了自然科学可以被科普,很多热点话题里也少不了科普的身影。前段时间JK制服登上热搜引得大众热议,就有许多创作者站出来科普,帮助大家迅速了解事态,理性吃瓜。娱乐热点事件也能被“科普”我们把这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的专业内容称之为“泛知识类内容”。泛知识类内容由来已久,但在这个舆论环境复杂的时代里,它的存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本期「BOOM指南」就将带你走近科学的世界,聚焦“泛知识内容”。

01什么是泛知识类内容?

所谓“泛知识类内容”就是指那些用浅显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推广各种科学知识、方法和应用等的内容。而这里的“泛”指的是领域之泛,从自然科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到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只要有理可道,都可以成为科普的对象。泛知识类内容而是人们旺盛的求知欲下的世界说明书。它让读者每一次打开APP,都能看到别样的精彩。既能手把手教他/她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也能拓展他/她的认知边界,带给读者洞察世界的全新视角。

02如何创作出一篇合格的泛知识类文章?

网上有着大量的泛知识类科普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不少作者抱怨,“干货没人看、水货满天飞”。这种时候作为一个作者,首先应该冷静分析一下满天飞的“水货”里面到底有没有优秀之处?而“干货”到底是不是本着普及知识的目的去的?有多少是因为太“干”了,让读者读起来生涩乏味。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讲透高深的道理,这既需要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更需要很好的文笔、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深刻的理解。将深刻的理论讲透彻,还要让非专业人士能够粗浅的了解,有几个小技巧需要掌握:1.文章中绝对不要出现公式一篇满分分的科普文,出现一个公式,立刻只值60分。读者不是来看推导过程的,他只想要结论,最多只需要结论逻辑上无懈可击。抖出一个公式来,读者疏离感立刻就上来了。2.尽量少引用数字熟练掌握数字是一种很高超的行文技巧,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表达式,其实非常考验文笔的。比如光速米每秒,总不能让读者一边看文章,一边数有几个“0”吧。3.绝对不能出现对读者水平的抱怨抱怨读者看不懂你写的东西,或者存在蔑视,极易招致别人的反感。老张虽然不如你文章写的好,但是他炸油条也是这条街最靓的仔,他也是各自领域的专家。4.如果必须干以上三件事,一定要温柔诚然,有时候不用公式表达不出意思来,不引用数字做不到,不贬损两句读者你心里过不去。这时候就要注意,要像母亲喂婴儿喝奶那么温柔。比如一定要用公式,尽量不要出现积分;一定要引用数字,不要整一大串数不清位数的数字;一定要损读者几句,注意不要让读者有代入感。归根结底,科普文也是一篇文章,文章就是文章,不可能因为你是在说科学的事情,就没有了文章的本质。文章的本质是传播和推广,“好酒不怕巷子深”这种事情,在文章上面是不会出现的,不能传播就是不能传播,曲高和寡就等于无人问津,孤芳自赏没有任何意义。连好好说话都不会,又怎么写文章呢?所以,创作科普文,要达到最起码合格的标准,至少是要谦逊、礼貌、有趣的,至少是要让人看得下去的。

03爆款选题的创意来源

有创意不一定能收获10W+,但毫无创意的内容一定不能成为爆款。作为泛知识类的内容,瓶颈还是在选题上。道理有很多,怎么能讲明白,如何让观众觉得有意思从而产生共鸣,甚至觉得受到了一点启发,这就要整点新奇的创意。创意产生的两个来源:素材积累、批判思维1.素材积累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产生创意的方法》中说到:创意完全是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广告中的创意,常是有着生活与事件“一般知识”的人士,对来自产品的“特定知识”加以新组合的结果。这种应用在广告中的创意方法,也适用于泛知识领域内容的创作。这里不是说创意只是各种元素的简单拼凑,单纯的去做加法,而是说在已有元素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突破。比如,

朕说用熊猫粑粑泡水,竟然有绿茶香?如果没有对滚滚非常熟悉,只是简单堆砌熊猫的各种数据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一篇神展开的科普文。萌萌的滚滚,谁不爱呢?创意是元素的重新组合,脑海中积累的元素越多,对相关知识越熟悉,能够解锁的科普姿势才会让观众感到越有趣。2.批判思维创作者在想到一个创意后,创作完内容后,很容易陷入自嗨,认为自己的作品讲述是最棒的,但往往在仔细推敲后会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创作者对作品的感知可能受到自我的影响。所以大家可以在作品发布前小范围的邀请朋友、同事阅读,让作品在其他人的建议下去持续完善它。事实上,只有对新知识保持敏感,不断深耕内容、创新形式,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往期回顾:第一期-BOOM指南|一起揭秘美食类爆款:“入伏”菜谱大受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gx/16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