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图解
最近好多农户反映,自己的大棚地里出现了大面积的落花落果、烂果、掉蛋现象,为了给咱们种植户提供及时的知识和帮助,小编现在现将茄科类作物烂果、掉蛋种类及其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主要侵染茎和果实。1、茎发病多出现在生长期,近地面茎部先出现水渍状污绿色斑块,继扩大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斑周显浅色窄晕环,病部微隆起。2、果实感病主要在成熟期,初期病斑为圆形褪绿小白点,继变为污褐色斑。随果实着色,成熟度增加及细菌繁殖为害,果皮病斑渐扩展到全果,但外皮仍保持完整,内部果肉腐烂水溶,恶臭,被盛于皮囊中,故称囊腐。
病原为细菌,中文名: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性,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 40℃, 2℃,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在pH5.3-9.2均可生长,其中pH7.2最适,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小时,大部分死亡,在脱离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病菌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茄科蔬菜外,也为害十字花科等其他一些蔬菜。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菜株生长期间,藉昆虫、雨水、灌溉水等传播,从伤口侵入。为害茎秆的,多从整枝伤口侵入;提醒您为害果实的,主要从害虫(烟青虫幼虫)的蛀孔侵入。病菌侵入后,分泌果胶酶,使寄主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细胞分离,引起软腐。
1、打枝抹芽应掌握在嫩小期,这样造成的伤口小,愈合快。上述工作不要在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进行。
2、在预防晚疫病等真菌病害时,加入杀虫剂,控制食叶害虫发生,减少侵染伤口。
3、发病初期喷洒23%络氨铜水剂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斑倍液、72%农用 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倍液,7-10天喷1次,可喷1-2次。必要时可用噻菌铜+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嘉美红利倍液淋根灌根。
西红柿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
西红柿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寄主范围较广,除侵染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瓜类、甘蓝、菜豆、莴苣、洋葱、苹果等作物,引起灰霉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微菌核随病残体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个生长季初侵染的菌源。在我国南方的病菌也可以在保护栽培设施内终年存活。病菌的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昆虫、甚至农事操作而传播,条件适宜时即萌发,多从伤口或衰老、坏死组织侵入。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传播可不断进行再侵染。保护设施内环境潮湿,不通风,约20-24℃的温度,有利于此病发生和流行。我省近年发展的棚架或小拱棚复盖栽培,凡通风换气控制不好、春季霉雨期、都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
1、种子消*:用50-55℃温水浸种10-15分钟,要不断的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待水温冷却到28-30℃时,放在25-28℃的恒温处催芽。
2、起垄覆膜定植:起垄定植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番茄根系发达,又避免因浇水湿度大而引起沤根死苗。覆地膜有利于保持或提升土壤温度,可隔断因土壤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室内湿度和膜面结露等不良生态环境。
3、在膜下浇水24小时后,棚室内相对湿度仅达82%-85%,提醒您如果满沟浇明水24小时后,棚室内相对湿度高达95%-%,不但对灰霉病发生十分有利,对其它喜湿病害也极为有利。
观看学习更多技术视频,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