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主席的八字宪法破苹果生产困局
立冬,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寻找温暖之处。但是,对于以苹果为生的果农来说,站在冬天的开头,内心却难以收藏春华秋实的愉悦。因为大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陷入丰产不丰收的窘境,预计今后两到三年仍将是“优果价好不愁卖,烂果价低卖不了”的时代。果农朋友如何走出生产困局,“八字宪法”是开国 毛主席对人类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归纳和哲学总结,是毛主席农业思想的组成部分。魏立新主编现根据毛主席“八字宪法”的精神,揭示发展苹果生产的作用点,一切破局方案尽在里面!
1、土万物土中生,沃土斯有财。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无论是植物性生产或动物性生产都离不开适宜的土壤条件。
现状与问题。肥沃土壤指的是有机质含量高、颜色为黑色、质地比较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世界上公认的沃土中有机质含量为5%以上,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仅为1%左右。而且几十年来,多数果农仍然采用“清耕除草、大水漫灌”等传统的土壤耕作制度,导致果园耕层土壤处于瘠薄板结、旱涝不匀等“亚健康”状态,从而诱发了树体抗性低、大小年结果、果实表光差和着色难等现象。
措施与对策。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免耕、生草、覆盖、微灌。沃土的方法很多,目前最为自然、省工的方法是土壤生草覆草。生草覆草的果树10厘米左右的浅层吸收根长期处于湿度稳定、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层中,树势平衡健壮,全红果率、果面光洁度显著提高。果园生草促控的原则是:树旺树壮留草,虚旺树弱割草;草旺过高刈割,草弱稀少微灌;雨多墒足生草,雨少墒差割草。旱地果园株间起垄铺地布,行间生草覆草效果好。
2、肥肥料是果树获得优质丰产的“粮食”。在各项增产措施中,肥料的增产作用占40-65%,施肥是解决果树产出与土壤养分消耗矛盾的重要手段。
现状与问题。肥料是果树的粮食,果树施肥犹如人吃饭。肥施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品质和果农收益。近年来,有的果农觉得施肥量逐年加大,肥料品种年年更换,但施得再多,地也显得乏力,树也不见壮实,叶不大,果个小、表光差、难上色,花不饱,各种病害防不胜防,“大小年”结果难以克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施粪肥、偏施化肥”影响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选用的肥料质量不过硬、施肥时间及方法不合理。
措施与对策。施肥最起码应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求规律,什么时候主要需要哪些养分。例如:红富士苹果施肥应该做到:氮三、磷五、八月钾、十月有机来当家。再分析“肥料”两个字,“肥”指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菌肥、矿物质中微肥和 酸腐植酸类冲施肥;“料”主要指氮、磷、钾。“肥”在前就说明“肥”应当家,“肥”占大头,也就是有机肥为“主”;“料”在后,“化肥”占小头,也就是说化肥为“辅”。养根壮树有机肥要足,产高果大不“加料”就难“添膘”。
3、水年,毛主席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枝、叶、根等器官的含水量约为总重的50%,新鲜果实约为80-90%。
现状与问题。我国果园土壤目前水分管理的特点是旱涝不匀,要么水少要命,要么水多染病。干旱果区由于没有灌溉条件,果树生长期因缺水常常造成叶片萎蔫、个小色差、果面微裂等现象。有灌溉条件的果区,通常是大水漫灌。我们知道,土壤是一个水、肥、气、热的综合体,水量过多,就会造成土壤的透气性差和根系缺氧,导致根腐或根系死亡;一般来说,土壤含水量达到 田间持水量的60-70%就可以满足果树需求。
措施与对策。旱地果园,可通过地面铺黑膜、地布、覆草、穴贮肥水、枪冲肥水等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补充灌溉地区,应根据果树各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干旱程度及土壤墒情灵活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灌区可应用树盘行间交替畦灌。地埋管道果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节肥技术,即就是直接把果树所需要的肥料随滴水均匀的输送到果树根部,使肥料的吸收利用率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70%以上,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4、种袁隆平院士说过:“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品种更新换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也是果品价值链条升级的起点。
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苹果在生产布局上适地适栽的原则贯彻不够,在适宜区也有盲目发展不适宜品种的问题,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早熟主要以嘎啦系为主,晚熟主要以富士系为主;二是品种熟期搭配也不合理,目前的现状是早熟充足,中熟短缺,晚熟过剩。特别是红富士面积占70%以上,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后期市场销售压力较大。三是目前大部分品种还需套袋栽培,套袋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30%,选育不套袋品种迫在眉睫。
措施与对策。品种是提升苹果效益的龙头,目前在*土高原苹果产区可选择发展的新优品种主要有:为供应7-8月市场,早中熟品种以秦阳、金世纪、丽嘎拉、烟嘎3号等易着色品种为主。中秋前上市的中熟品种以蜜脆、魔迪、玉华富士等为主。晚熟品种要以烟富3号、烟富10号、艳红富士、礼泉短富等品种为主,扩大瑞阳、富金等无袋栽培品种试验示范范围,适度发展寒富、华红等抗寒品种。粉红女士在海拔-米区域发展优势更为明显。
5、密合理密植可以经济利用土地,提高光能利用率,获得单位面积上的 产量。计划密植是前密后稀的栽植方式,后期要有计划地改造间伐临时树。
现状与问题。我国苹果栽培的方式主要有乔化和矮化两种密度,突出的问题就是砧木与密度树形不配套。80%的盛果期树主要采用2×3米或者3×4米的乔化密植栽植模式,目前已出现密不透风和难以操作的群体郁闭现象,不但优质生产无从谈起,而且难以管理和维持前期的产量水平。这几年通过实施大改形和间伐技术虽然得到改观,但与现代栽培的矮化自根砧密植园相比,在早期丰产、省肥省工等方面依然有很大差距。
措施与对策。在冬季 气温不低于零下23℃,有补充灌溉的苹果优生区,建议新建果园采用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株行距以1-1.2米×3-4米为宜。乔化果园栽植密度以3×5米较为适宜,目标树形以小冠开心形较为理想。对群体严重郁闭的盛果期苹果园,要痛下决心改造间伐临时树,间伐可采用隔株或隔行方式,在严格区分 树和临时树的前提下,可优先间伐根腐树、枝干腐烂病残树、花脸病*树等低效植株,从根本上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
6、保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方针。以农业、物理、机械、生物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低*、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将病虫害降到 限度。
现状与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倍受欢迎。在苹果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我国苹果产区农药的施用量远远超过其它作物的投入,频繁滥用农药导致了病虫草害抗性逐年上升,大量杀伤天敌,次要病虫爆发。有个别果农的产品甚至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直接影响了果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措施与对策。针对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坚决禁止使用甲拌磷、 异柳磷、特丁硫磷、 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19种国家禁止的高*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水分散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等新剂型低*低残留生物农药。加大物理诱控、驱害避害、生物防治、农业防控、 用药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推广力度,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提供有力保障。
7、管三分种、七分管。“管”是对各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和综合运用。苹果优质稳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哪项管理技术环节出现纰漏都将影响生产效益。
现状与问题。苹果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生产的特点,在幼树期还具有只投入不见效的非生产阶段。然而在生产中部分果农却有“重栽轻管”的错误倾向,尤其是面对果价大滑坡和自然灾害影响的困境,目前多数果农未施基肥、不搞清园、放弃细管,甚至有人计划“不套袋”来降本增效。我敢预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认真细管仍赚钱,降本巧管能存活,粗放管理将毁园,懂技术、肯投入、会经营的职业果农更风光。
措施与对策。对优生区果农而言,苹果园就是咱的绿色工厂和绿色银行。不管行情好坏,优果优价的价值规律永远不会变。今后我们要在继续实施“巧施肥、大改形、强拉枝、无公害”原有四大技术的基础上,在苹果生产上狠抓“减密度、有机肥、冲肥水、无公害”新的四大技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重点落实好“间伐透光、细剪调势、全营养肥、冲施肥水、保花保产、人工授粉、精细定果、喷生物药、套三色袋、产全红果”十项优果管理措施。
8、工指管理用工及生产机械。年4月毛主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并要求“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
现状与问题。随着 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攀高,已经成为制约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传统的栽培制度、落后的生产技术也已成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发展苹果省力化栽培是摆在我们面前很迫切的任务。良种矮密栽培是省力化栽培的基础,规模化经营是省力化栽培的前提,先进的技术是省力化栽培的关键,机械化作业是省力化栽培的方向。
措施与对策。千阳矮化自根砧苹果省力化栽培模式是苹果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方向。在实施宽行密植栽培以后,割草机、旋耕机、喷药机、采摘机等许多机械可以在果园作业,加上“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配置专用授粉树、化学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 降低果园用工,达到省工增效目的。目前矮化自根砧大苗栽植模式比传统模式省劳动力90%、省地80%、省肥70%、省水60%,品质优,高投入、高产出,结果早,收回成本早。
特别提醒:转载必须署名来源:金旺果树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