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业农村部发布今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预
重点防控玉米螟、黏虫、棉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等“四虫四病”,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4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二、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玉米重大病虫可持续治理,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二代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2.*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粗缩病。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代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 虫 、氯虫苯 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 阿维菌素苯 盐等杀虫剂喷施。2.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甲 阿维菌素苯 盐、氯虫苯 胺等喷雾防治。3.黏虫: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傍晚至次日凌晨开灯。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可选用甲 阿维菌素苯 盐、氯虫苯 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4.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 胺、溴氰虫 和丁硫克百威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5.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6.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吐丝授粉期,花丝上平均单穗超过5头时就要进行防治,选用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剂喷施,直接将药液喷在果穗花丝上。喷药时间选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7.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8.玉米蚜虫:在蚜虫常年发生重的地区,利用噻虫嗪种衣剂包衣,对后期玉米蚜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9.玉米叶螨:播种至出苗前,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10.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11.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或在播种机上配置清垄器,播种时直接清除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利用含有丁硫克百威、溴氰虫 等药剂成分的种衣剂种子包衣。应急防治可选用氯虫苯 胺、甲 阿维菌素苯 盐等,可采用喷雾、*饵诱杀或撒*土等方式。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1.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2.成虫诱杀技术。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3.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4.苗期害虫防治技术。根据苗期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5.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合理混配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6.赤眼蜂防虫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1.5万~2万头,每亩设置3~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玉米出苗不好,并不一定是种子问题》(三农大喇叭)
1、玉米苗不匀、不全
老百姓常说见苗三分喜,实际田间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整体出苗不匀、无规律的缺苗垄断、大小苗严重、规律性的一行全苗一行缺苗、或是一行壮苗一行弱苗,问题各样,原因不一。
(1)玉米苗不匀:有的地块同一品种同天播种,也会出现苗不匀,这跟播种时间、播种方向和地块走向有关,一般朝南的地块就是要长得好一些,上午播得就比下午要好。
(2)玉米大小苗:在墒情较好地方,玉米出苗就早,在墒情较差的地方,玉米出苗就晚,出苗的早晚导致大小苗生长的不均匀。如果整地质量差时,土壤会出现高低不平,在使用机械播种时,高的地方就会播的深,低的地方则播种浅。此外,田间如果大圪垃多,会导致播种深浅不一。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种深的出苗晚,播种浅的出苗早;在干旱天气时,播种深的出苗早,播种浅的出苗晚,也会形成大小苗。
(3)无规律的缺苗断垄:这种情况多数与播种机、整地质量、底墒不匀等情况有关。现在多为单粒播种,机器化操作的多,播种过程中种子下得不均匀就会造成缺苗。另外,整地质量差,底墒不匀,播前没有好好整地,秸秆等没有完全耙碎的出苗也不好。
(4)规律性的缺苗断垄或出苗晚:这种现象多与播种质量、土地是否平整有关。如播种机开沟器不平,就会出现有的播种深有的播种浅。若墒情较差时,播种浅会导致不出苗或出苗差,出现规律性的整行缺苗。若是秋天或春天犁地时犁沟没有平整,播种时在犁沟里播种较浅,底墒好时出苗早,而底墒较差时出苗晚或不出苗。
2、玉米丛生苗:地上或地下害虫咬食生长点就会出现无主茎而类似分蘖的丛生苗。这种苗一般不会结实,也就没有产量。所以苗期要对虫害提早预测预报,提前预防,防治害虫。
3、玉米扭曲苗:植株弯曲与品种有关,但除草剂药害引起的弯曲是最常见的,有时种植户明明没有打药却出现药害现象,这与前茬除草剂残留或其它地块除草剂漂移有关。
4、玉米苗基叶发*:玉米苗出现基叶发*并有早死的迹象,这种情况大部分与底肥不足、低温、干旱、虫害或种植密度过大有关。有的种植户说我施了不少肥,不可能缺肥,这时就要考虑是否买的肥料含量不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
种子播种后一定要勤加观察,常去地里看一看,现在引起玉米长势不好的原因比较多,尽早发现才能及时解决,不管是毁地补种还是补种其它作物,都会将损失降到 。来源:农业世界
《玉米苗几个叶子可以喷打玉米苗后除草剂》(高端农业)
对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各地玉米种植户每年都在用,但是每年都会出现玉米药害,打完没效果等问题,有时候还会出现打完玉米苗后除草剂,杂草没有死,玉米却死了,很是让农民用户头疼。
今天就详细说说玉米苗后除草剂什么时候打最安全,怎样打效果 , 喷药时间,喷药方法,使用过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带着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玉米苗后除草剂 喷药时间
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2-6个小时的吸收过程,在这2-6个小时中,药效发挥好不好(也就是除草效果是否理想)与气温和空气湿度关系十分密切。
在气温高、天气旱的上午、中午或下午喷药,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吸收量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易发生药害。
喷药时间是傍晚六点以后,因为这时喷药,施药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呆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地吸收除草剂成分,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显着提高玉米苗安全性,不易发生药害。
玉米苗几个叶子可以喷打玉米苗后除草剂
玉米3一5片叶,杂草2一4叶期为 ,尤其是玉农乐与2,4—D 混用不能在玉米5叶期之后施药。
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多数杂草2~4叶期喷雾。施药期过晚,杂草抗性增强,除草效果受影响。喷药时要求气温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秒以下时进行。按要求选好喷雾器械和喷嘴并按喷药作业操作规范施药。
玉米苗后除草剂怎么打效果好
给大家说一个实际打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方法,在药量足够的前提下,水越多越好(当然不是说无限制的加水,相对来说),比如,购买了除草剂,建议是1瓶1桶水1亩地,也就是兑水15公斤左右,喷在一亩地里,但是,如果你兑20-25公斤水,同样喷在了一亩地里,效果就比15公斤水的好些。
在俗点说,1瓶1桶水1亩地变成1瓶2桶水1亩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不过注意,喷量一定要均匀,千万不可一片多一片少的情况。
看草大小
喷药在喷玉米苗后除草剂时,好多农民有个误区,认为杂草越小,抗性越小,草越易杀死。其实不然,因为草太小了没有着药面积,除草效果也不理想。 的草龄是2叶1心至4叶1心期,这时杂草有了一定的着药面积,杂草抗性也不大,除草效果显着。
玉米品种
由于现在玉米苗后除草剂大多是烟嘧磺隆成分,一些玉米品种对本成分敏感,易发生药害,所以,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登海系列等品种的玉米田不能喷施,防止药害产生。对于新的玉米品种,请先试验再推广。
农药混用问题
喷苗后除草剂的前后7天,严禁喷施有机磷类杀虫剂,否则易发生药害。但可与菊酯类杀虫剂混喷,喷药时要注意尽量避开心叶,防药液灌心。
今年一些玉米田瑞典蝇和蓟马发生严重,防治这两种小害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但是喷药时也不要和苗后除草剂混喷,尽管吡虫啉或啶虫脒不是有机磷类。
因为防治两种小害虫需要喷心叶,如果混用喷心叶则易发生药害,可分开喷:在前边喷苗后除草剂,后边紧跟着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心叶。
杂草本身的抵抗力
由于近年来,杂草自身的抗逆能力得到加强,为了防止体内的水分过量蒸发,杂草生长得并不那么水灵粗壮,而是生长得灰白、矮小,实际草龄都并不小(即所谓的“小老头”)。这些杂草大都全身布满白色的小绒毛,来减少水分的蒸发。
这样喷施农药时,药液被这些小绒毛顶在杂草茎叶表面之上,杂草本身吸收得很少,自然就影响药效的发挥,所以高温干旱时不论施什么药,都应该加大喷施的药液量,以不影响药效的发挥,请农民朋友施药时千万不要惜水,不要惜药。
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1、按照规定剂量进行常量喷雾,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2、采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成母液,后对水均匀喷雾。
3、一般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适期应在玉米可见叶2叶以后至可见叶5叶以前。若在5~7叶期用药,应在玉米行间使用,避免药液喷到心叶内。
4、有些玉米苗后除草剂对甜玉米、制种田、自交系比较敏感,勿用。应严格按照除草剂标签说明使用。
5、用有机磷药剂处理过的玉米对苗后除草剂敏感。两药间隔期至少7天。
6、使用机动喷雾器施药,不得擅自增加药量,禁止重复喷雾。
7、除草剂使用前要注意清洗喷过有机磷农药的喷雾器。
8、下午4点以后用药效果好,持续高温天气(气温超过35℃)避免用药。
玉米打完除草剂后就下雨了,第二天还用重喷吗?
首先我们不建议打第二遍苗后除草剂。
那么有些农民用户怕草不死,想打第二遍,怎么办?
1、打完药后立即下雨。
2、大雨或者暴雨,时间很长。
3、阔叶草3-5天,尖叶草5-7天后,还没有中*现象,玉米也正常生长。
满足以上3点可以重喷一次。
相反:
1、雨下的不大,而且时间较短。
2、在喷施玉米苗后除草剂6个小时后,在下雨。
3、杂草已有中*现象。
满足以上3点,则不建议重喷,以免出现药害。
有些朋友会说,我不满足以上的条件,但是打第二遍时,不打玉米上,只打杂草上,定向喷雾,可以吗。
答:那肯定是可以的!!
药剂的混用是要讲究科学性的,药剂混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药剂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以及生物活性等,然后通过田间应用试验, 才能大面积使用,要不绝不能滥混滥用,后果不堪设想。
那究竟玉米除草剂能不能和杀虫剂可以混用,能和什么样的杀虫剂混用,混用后的效果如何?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来了解下以下内容:
为什么有不少人会疑惑这个问题呢?无非就是想偷懒,懒省事呗!究竟能不能,我们先来学习下以下内容:
农药混用的原则
1、混用品种之间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如水解、碱解、酸解或氧化还原反应等),保证正常药效或增效,也不影响药剂的物理性状(如乳化性、悬浮率降低等)。
例如,多数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粉剂不能与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混用。
2、不同品种混用后,不能使作物产生药害。例如,有机磷杀虫剂与敌稗混用后,会使水稻产生药害,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用,易使作物产生药害。
3、农药混合后,不增加*性,保证对人畜安全。
4、混用要合理。包括本种间搭配合理,如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单用拿捕净、盖草能即可防除,再用两者混配,虽然从药剂稳定性上可行,但属于混配不合理,既不增效,也不扩大防治范围,棍用没有必要。
农药混用是为了省工省时,提高经济效益,如制成混剂后,追加成本很大,是不能允许的。
5、注意农药品种间的拮抗作用,保证混用的效果,如苯达松与拿捕净混用因拮抗作用而降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玉米除草剂能不能和杀虫剂混用
对于农作物来说,有苗前(或芽前)处理,主要指作物播种前(或移栽前),或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喷雾处理封闭杀灭未出苗杂草。
玉米田此类除草剂包括 类的乙草胺、精 甲草胺,三 类的莠去津等等,可防除田间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及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了,如果是在东北三省地区,还会使用加入2,4-d 等除草剂的混剂品种扩大杀草谱或增加药效。
如果此时期没施药或土壤封闭效果不好,可以选择使用苗后除草剂对已出苗杂草进行茎叶喷雾防除,包括磺酰脲类的烟嘧磺隆(日本石原公司)等,防治效果都还可以。
提醒:
一定注意严格按照除草剂农药的标签及说明书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严格使用,避免造成药害事故。
建议:
不要混用,两者的用药着重点不一样,一个打草,一个打玉米。再者杀虫剂中可能含有有机磷成分,容易与玉米苗后产品混用发生药害,所以不建议混用。
玉米除草剂和杀虫剂不混用的原因分析:
1、不知道除草剂和杀虫剂都是什么成分,以玉米除草剂来说,含有烟嘧磺隆的除草剂和含有有机磷类的杀虫剂混用,就会出现药害,就是打完玉米除草剂之后的7天内,也不能用有机磷类的杀虫剂。
2、抛去药害不说,玉米除草剂主要是往草上喷,让草吸取药液,进而杀死杂草,而杀虫剂则是打在玉米叶片上,让玉米叶片吸收药液,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要是混用后,你说主要打在玉米上还是杂草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