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造了一辆20年后的车
撰文
Roomy编辑|匡吉
什么样的人,才会买高合?
这个问题,从高合品牌诞生的时候,创始人丁磊就被频繁问及。
还记得 款车型HiPhiX刚刚上市的时候,超过60万元以上的定价,大量浮夸的辞藻和不知所云的科技词汇堆积在一起,让这个消费者很陌生的品牌受到诸多质疑。
那个时候,丁磊对于高合品牌用户画像的回答,并不是那么具象。高端的、潮流的、时尚的,好像每一类消费群体,都有各类汽车品牌进行卡位。高合品牌的用户群体,所谓的“破晓者”,到底想要圈住的人群是什么?
“丁磊也不知道自己的 个客户是什么特质,但有钱是必然的”,此前,类似的评论很多。前几天HiPhiZ概念车发布会上,丁磊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高合HiPhiX是我们 部车,当时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用户,而今天,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喜欢我们的用户群。”
用丁磊的话来说,HiPhiZ的用户也属于高合用户群“破晓者”的大范围里面。“高合用户是社会上站在时代前沿的人,喜欢去探索,达到一种思想境界的自由,然后会去再创造。”
实话说,在用户画像这一块的描述,无论是十几万主打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还是几十万、上百万元主打豪华价值的品牌,都描绘得“云里雾里”、“大同小异”。所以,对于什么样的人买高合品牌,我和网友保持高度一致,“有钱为先”。
高合汽车品牌发展与市场传播高级总监果铁夫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很多车主都是‘降维消费’,买我们的车,在他们的车库里面算售价比较便宜的了。”也有调查数据显示,高合的用户群体,来自超豪华品牌的居多。
于是,另一种担忧又来了。高合如何持续开发这一用户群体?
目前,6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车市场,并没有一款车型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销量,来带动豪华电动品牌的转型,奔驰宝马奥迪都希望自己成为带动者,但是面临的局面颇为相似,曾经的骄傲,如今却成 的包袱。
作为新品牌,高合 款车型交付还未消化完成,市场的检验度并不算高,在这个挖掘程度只是铲下 锹土的市场,推出第二款车型HiPhiZ,能够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吗?
就像某合资车企所言,造车新势力销量达到一定量时,必然是要接受体系力的考验,无论是已经迈过10万辆门槛的蔚小理,还是正努力奔向这个目标的其他参与者。“一定体量之后,考验体系能力,这是传统车企的强项。”
在传统车企迈过转型调整的尴尬期,优势渐显之前,抢夺更多的市场空间,是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在争分夺秒的事情,丁磊也是这样渴望的。
“和时间赛跑”。
从HiPhiZ的定位,也能够看出一丝迫切。高合把HiPhiZ称为全球 具有数字生命特征的DigitalGT,一款来自20年后的穿越者。
这辆明年即将量产上市的车型,把标定的未来感跨度,直接拉到了20年后。一场因为用词故作高深,导致没办法听完全程的发布会,足以说明这款主打“数字生命体”的车型,很难用通俗易懂的概念去理解。
这是不是和时间赛跑,跑太快了?
有人调侃说,一直喊着“量产见”的何小鹏不愿意乘坐时光机到50年后,丁磊直接给搞了一辆车,让何小鹏看看20年后的智能车是啥样。
至于,为何会定义为20年后,这种过于天马行空的时间概念?
丁磊给出了一些答案,“我包括高合团队打造产品的理念是先从思想再到理念,再到定义。我们坚持高合主张的三大定义,‘用场景定义设计,用软件定义汽车,用共创定义价值’”。
听起来就是“很牛,但我没听懂”的既视感。不管概念如何,最终还是落地在车型上。
据说,把二十年后的设计搬到年,是丁磊的梦想,并且这辆车95%工程问题都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所以接近量产。“HiPhiZ有95%量产内容已经锁定,剩下还有5%就看工程匹配, 来确定增减。”
高合说,HiPhiZ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作品,量产之后的智能配置,和目前公布的信息相差无几。HiPhiZ将搭载HiPhibot车载机器人以及HiPhiPilot辅助驾驶系统,标配骁龙芯片,搭载1个激光雷达,2个万像素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2个红外夜视摄像头,并采用nVIDIAOrin-X计算芯片。
从定位到科技配置,跟 款车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高合汽车如何打造后续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第二款车HiPhiZ需要考量的。
“一些核心能力在HiPhiX上已经展现了,在HiPhiZ上我们会进一步深化。”
丁磊说,在HiPhiZ上,整个电子架构都实现了进一步升级。智能座舱是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也是全新全栈开发,这些技术形成华人运通在产品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HiphiZ在自身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选择上有了更加 的理解。”丁磊回答起这个问题,比一年前有了一些底气。“两款车型组成双旗舰布局之后,接着是瀑布式的开发,会渗透到中高端等各个细分汽车市场。”
从战略层面来看,高合在未来打法上,在试图避开蔚小理,直接是想先在60-80万元的豪华高端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然后进行车型下探。
这种路径的规划,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一些高端造车新势力普遍采用的打法。业内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从上往下打容易,从下往上打难。
就如同奔驰先做S级,后有C级,宝马是先有3系,再有7系,S和7系,这两位老对手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都在证明着谁更豪华,显然奔驰更胜一筹。自主品牌多年的品牌向上之战,也在说明向上走的艰难。
高合的难题,也是如何在高端市场先站稳。虽然,9月的销量数据显示,高合HiPhiX销售辆,超过保时捷Taycan的辆,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品牌电动车市场的月销榜 。
这个成绩,只用了几个月时间。销量的分布情况,也符合高合的网点布局,北、上、广、苏浙、川渝等地销量居多。
高合也感到很满意,“高合现在门店还不到40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门店有多5倍的话,这个销量数字上要至少乘个3或者是乘个5,应该说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量。”
虽然假设不错,但整体来说,高合HiPhiX暂时算不上成功。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电动车型,摸索出50万元以上市场真正的品牌溢价能力。
这个区间,从目前的产品分隔来看,称得上是燃油车和智能车的分水岭,目前智能车型多集中在15-40万元价格区间厮杀,再加上60-80万市场又多是豪华品牌的布局范围。“这一市场的深水区,很难打进,站稳”,一位市场分析师并不太看好新品牌在这一市场的耕耘。
“销量成绩还不错,但并没有过硬的资本,主要还得看第二款车型。”这位分析师表示,目前,高合基本在消化前期 批用户,后续用户怎么来,是关键。
“维持-的销量,半年以上,才算站住脚。”比如说,奔驰EQC、宝马iX3以及奥迪e-tron这些豪华品牌电动车,始终徘徊在电动车市场边缘,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高合两款车型想要布局的市场,都在这一区间,需要的品牌溢价能力颇为明显,作为只有一款车型的新品牌来说, 的症结也在这。
存量用户消化完,怎么办?或许,丁磊的答案要等到明年4月了。
延伸阅读:高合HiPhiX即将交付,华人运通不再神秘,丁磊依然耿直—THEEND—出行百人会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