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消费经常使用花呗吗小编实地调查
前不久,银保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网友众说纷纭。作为这项通知的主人公——大学生,日常消费是否会使用到贷款平台呢?近日,记者就此展开微调查。
青岛大学生的生活费在元-元不等主要用于饮食本次随机采访大学生共有十人,每月生活费用均在元-元之内。其中,使用花呗的学生有八人,不使用的有两人。正在读大二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他每月生活费在元-元,最主要的用于饮食,占比75%左右,如果和同学们聚餐、购物可能花费更多。但她自己并未使用过贷款平台,所有费用都在计划之内。
随后记者遇到正要外出购物的张同学和赵同学,了解得知,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在元左右。其中,赵同学常用花呗,每月大约使用元左右,而后用生活费进行还款;与她同行的张同学并未使用,她与记者说道,假如某月需要购买化妆品、服装等价格较贵的项目时,她会合理安排,减少其他项目的支出,例如零食,以此平衡。当记者问到生活费的主要用途时,张同学和同伴笑着和记者说:“除了恋爱以外,正常生活所需吧,吃饭会用的比较多”。
名以食为天,同样是饮食占据生活费“大头”的小杨表示,她每个月吃饭花费最多,“我从不对美食吝啬,享受美食是最最愉快的事情”,除了吃饭和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她在其他领域花费较少。而王同学每月花费最多的在于恋爱,每月元的生活费,抛去恋爱,自己的花费也不会超过元。
使用花呗更像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因为超支在受访同学中,记者了解到,使用花呗并不是因为当月生活费不够,而更多的是出自一种习惯:大部分学生每月会先使用花呗付款,随后再用自己的生活费还款,且生活费完全满足他们的还款需求。就像研三的小羽和记者说“付款一般使用支付宝,花呗是我的优先付款方式,久而久之也没有修改,就一直用着”。
向小羽这样优先选用花呗的同学不在少数,小杨表示自己也是如此,特别是饮食方面,先花呗用,再生活费还,不够用的时候其实很少。如果说哪个月要买大件,像是电子产品就可能超支,会像父母说明。在记者聊到 发布关于大学生互联网贷款的通知时,她说“是同学告诉她的,有讨论过,但没什么影响”。绝大部分受访同学都知道有新通知,但具体内容没了解过,该怎么用还继续用着。
据了解,采访中使用花呗的八位同学都普遍存在这种消费模式,文同学表示自己每月生活费不到元,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优先使用花呗,每个月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数额,生活费也足够还款。其实,在记者看来,不能把“使用花呗”单一的看做“超支现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消费模式及习惯各不相同,应该因人而异,具体分析。
刚需必买理智消费说到生活费,绕不开的则是消费观念。大部分同学表示刚需是一定要的,其余也就正常花费。他们表示,自己平常不会购买价格特别昂贵的物品,都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虽不能说是精打细算,但心中有数。
同时,少部分同学表示,平常该花就花,但也不是一味地大手大脚,而是“张弛有度”,平衡各个方面的支出。也有同学表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能省则省,会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受访学生都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吃穿用度。其实,每个人消费多少、怎样消费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量力而行,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懂得适度消费,避免盲从。
大家都有什么消息习惯/观念?
评论区里一起说说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