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叶面肥知识及其施用技术分享收藏版

 

???????????????????

老刀注:从严格意义上讲,叶面肥不是肥料的分类,而是指一种施肥方式。叶面肥是通过农作物叶面补充养分的一种方式,所以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

叶面肥是一种根外追肥,通过直接喷施于作物叶片表面,由叶片吸收,将养分输送到作物体内各部分。它主要是起到弥补根系供肥不足、平衡作物营养或是在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的作用。

叶子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养分,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同时可避免由于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特别是磷、铜、锰、锌、铁等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通过制成叶面肥喷施,具有营养效果好的特点。叶面对养分的吸收运转比根部快,有利于及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叶面肥的种类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 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用作叶面肥的各类原料性质

含氮营养物质

钙含有氮和钙两种营养元素,其中氮(N)含量为11.9%,钙(Ca)含量为17.0%。 钙外观为白色结晶,极易溶解于水中,20℃时每mL水可溶解.3克,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水潮解,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 钙是目前无土栽培中用得最广泛的氮源和钙源肥料。特别是钙源,绝大多数营养液配方都是由 钙来提供的。

铵 铵中氮含量为34%~35%,其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各占一半。在用量较高时,对于铵态氮较敏感的作物会影响到其养分的吸收和生长,因此,在使用 铵作为营养液的氮源时要特别注意其用量。

钾 钾的氮(N)含量为13.9%,钾(K)的含量为38.7%,它能够提供氮源和钾源,外观上为白色结晶,吸湿性较小,长期贮存于较潮湿的环境下也会结块。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20℃时mL水中可溶解31.6克。 钾是一种生理碱性肥料。

铵 铵中含氮(N)量为20%~21%,它是用 中和NH3而制得的。外观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在20℃时,每克水可溶解75克 铵。溶液中的 铵被植物吸收时,由于多数作物根系对NH4+的吸收速率比SO42-来得快,而使得溶液中累积较多的 ,呈酸性。所以, 铵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在作为营养液氮源时要注意其生理酸性的变化。

尿素尿素是在高温、高压并且有催化剂存在时,由氨气(NH3)和 化碳(CO2)反应而制得的。尿素含氮量很高,达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 的。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每克水中可溶解克尿素。因此,尿素为生理酸性肥。

含磷营养物质

过 钙过 钙又称普通过 钙或普钙。在无土栽培中,过 钙主要用于基质栽培和育苗时预先混入基质中以提供磷源和钙源。由于它含有较多的游离 和其它杂质,并且有 钙的沉淀,所以一般不作为营养液的肥源。

钾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由于 钾溶解于水中时, 根解离有不同的价态,因此对溶液pH的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它可同时提供钾和磷二种营养元素,是营养液中非常重要的磷源。

铵也称 一铵或磷一铵。它是将氨气通入 中而制得的。纯品的 铵外观为白色结晶,作为肥料用的 铵外观多为灰色结晶。它可同时提供氮和磷两种营养元素。对溶液pH变化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一氢铵也称 二铵或磷二铵。它是将氨气通入 溶液中制得的。作为肥料用的 一氢铵常含有一定量的 铵,这种肥料的含磷量(P2O5)为20%,氮(N)18%。它对营养液或基质pH值的变化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重过 钙重过 钙的有效成分为 钙即 一钙[Ca(H2PO4)2·H2O],外观为灰白色或灰黑色粉末,其吸湿性和腐蚀性都比过 钙强,但不象过 钙那样存在着 的退化作用。很少作为营养液的磷源使用。

偏 铵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结晶,含磷(P2O5)70%~73%,含氮(N)17%左右,稍有吸湿性,不易结块,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是一种含氮、磷的高浓度肥料,在生产的用得较少。

含钾营养物质

钾纯品的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结晶,作为农用肥料的 钾多为白色或浅*色粉末。纯品 钾含钾(K2O)54.1%。肥料 钾含钾(K2O)50%~52%,含硫(S)18%,较易溶解于水,但溶解度稍小,20℃时g水中可溶解11.1g,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良好,水溶液呈中性,属生理酸性肥料。

钾纯品的外观为白色结晶,作为肥料用的 钾常为紫红色或浅*色或白色粉末,这与生产时不同来源的矿物颜色有关。在营养液也可作为钾源来使用,但用得较少,主要由于 钾含有较多的氯离子(Cl-),对于马铃薯、甜菜等“忌氯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不良的影响。

中微量元素营养物质

镁外观为白色结晶,含镁(Mg)9.86%,含硫(S)13%,易溶于水,20℃时克水中可溶解35.5克 镁。稍有吸湿性,吸湿后会结块。水溶液为中性,属生理酸性肥料。它是营养液中最常用的镁源。

钙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结晶,含钙(Ca)36%,含氯(Cl)64%,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属生理酸性肥料,在无土栽培中作为钙源用得较少,主要用于作物钙营养不足时叶面喷施使用,也可用于不用 钙作为钙源的配方中。不宜在“忌氯作物”上使用,其它作物上使用时也要慎重。

钙 钙又称石膏,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含钙(Ca)23.28%,含硫(S)18.62%。水溶液呈中性,属生理酸性肥料,在营养液配制时大多不使用,有极个别的配方中可能使用 钙作为钙盐,一般在基质栽培中可混入基质中作为钙源的补充。

亚铁 亚铁又称黑矾、绿矾。 亚铁是工业的副产品,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是无土栽培中良好的铁源,现在的大多数营养液配方中采用络合铁或 亚铁与络合剂(如EDTA或DTPA等)先行络合之后才使用,以保证其在营养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性。同时,还要注意营养液的pH值不要过高(7.5),应保持在pH7.0以下,否则也会因高pH值而产生沉淀,导致铁有效性的降低。如果发现 亚铁被严重氧化、外观颜色变为棕红色时则不宜使用。

三 铁外观为深*色结晶,含铁(Fe)20.66%,含氯(Cl)65.5%,易溶于水,吸湿性强,易结块。作物对三价Fe3+的利用率较低,而且营养液的pH较高时,三 铁易产生沉淀而降低其有效性。现较少单独使用三 铁作为营养液的铁源。

外观为白色结晶,含硼(B)17.5%,冷水中的溶解度较低,20℃时克水中溶解5克 ,热水中较易溶解,水溶液呈微酸性,是营养液中良好硼源。

硼砂外观为白色或无色结晶,含硼11.34%。在干燥的条件下硼砂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是营养液中硼的良好来源。

锰外观上为粉红色结晶,含锰24.63%;一水 锰分子量为.01,含锰32.51%。它们都易溶解于水中。

锌俗称皓矾,为无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20℃时每g水中可溶解54.4g。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含Zn22.74%,它是营养液重要的锌营养来源。

锌外观为白色结晶,纯品含Zn37.45%,易溶于水,20℃时g水中可溶解.3g。由于溶解在水中会水解而生成白色氢氧化锌沉淀,故在营养液中较少用作锌源。

铜外观为蓝色结晶,含Cu25.45%,含S12.84%,易溶于水,20℃时g水中可溶解20.7g。它是无土栽培良好的铜营养来源。

铜外观为篮绿色结晶,含Cu37.28%,易溶于水,20℃时g水中可溶解72.7g。

常见的络合剂也称螯合剂,即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即配位体)与具有空的价电子层轨道的中心离子相结合的单元结构的物质。

EDTA: 四 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它与 亚铁作用可形成 四 二钠铁,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便宜,因此它是目前营养液中最常用的络合剂。

DTPA:二 三胺五 外观为白色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碱性溶液中。

CDTA:1,2- 四 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中。

EDDHA:邻羟 分子量为,外观为白色粉末状,溶解度小。

HEEDTA:羟 三 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冷水中的溶解度小,易溶于热水及碱性溶液中。在营养液中最常用的是铁与络合剂形成螯合物来使用,而其它的金属离子如Mn、Zn、Cu等在营养液中的有效性一般较高,很少使用这些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形成的螯合物。

常规肥料叶面喷施浓度:

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对症配制。

1. 钾:常用浓度0.3%。方法:用克 钾加水公斤,充分溶解后喷雾。

2.尿素:常用浓度1%~2%。使用时千万注意,如果尿素中缩二尿的含量如超过1.0%就对作物有*害作用,所以这种尿素就不能进行叶面喷雾。

3.草木灰:常用浓度5%~7%。必须用于草木灰加水配制,加水静置15小时过滤后喷施。

4.过 钙:浓度2%,把过 钙加水后充分搅拌,再静置24小时过滤后,取清液喷施。

5.硼砂(或 ):常用浓度0.2%~0.3%。方法:先用少量45℃热水溶化硼砂,再对水稀释。

6. 铜:常用浓度0.02%~0.05%。用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能免除*害。

7. 锰:常用浓度为0.05%~0.1%。

8. 锌:常用浓度为0.1%~0.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后喷施。

9.米醋:用~毫升对水45~50公斤喷施。

10.钼酸铵:按常用浓度为0.05~0.1%,喷施豆科作物。

影响叶面肥使用效果的因素

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叶面肥的影响因素。

叶片:叶片腊质与角质层厚度、叶片活性等,都可以影响叶面肥的吸收。角质层薄、叶片活性强的新叶,叶面肥的吸收效果好。尿素对表皮细胞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中性肥皂、有机硅助剂等,可以软化角质层、提高肥料溶液的展着性,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叶龄一般与叶片活性相关,新叶较老叶易吸收养分。

植物本身的营养状况:养分缺乏的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正常,养分供应充足,喷施叶面肥后吸收得就少;反之则多。

环境条件:光照、湿度、温度等对叶面肥的吸收影响很大。光照较弱,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叶面肥的吸收。叶面肥浓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快,有时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一般阴天或下午4:00~5:00,温度20~25摄氏度,叶面肥喷施效果较好。

喷施溶液性质:溶液浓度、pH值、溶液表面张力、营养元素移动性等也影响叶面肥的吸收。不同叶面肥适宜的浓度不同,要根据要求调节喷施溶液浓度。供给阳离子时,溶液调至微碱性;供给阴离子时,溶液调至微酸性,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专家认为,在喷施液中加入2%的中性洗衣粉,可减小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营养吸收快。叶片的吸收与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呈正相关,叶片内营养移动速度快的营养元素,吸收速度也更快。

叶面肥的优点

优点一、叶面肥肥效高

在一般情況,施用氮、磷、鉀化肥后,常常受土壤酸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被固定、淋失,降低了肥效。叶面施肥就能避免這种现象,提高肥效。叶面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不接觸土壤,避免由於土壤吸附、淋洗等帶來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较高,可以減少肥料总用量。

而且叶面施肥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还有刺激根部吸收的作用。在保持同等产量的條件下,通过多次叶面喷施可节约土施氮磷鉀肥料的25%。

优点二、叶面肥省時省工

如把叶面肥料与农药混合行行一次喷施,不不仅可节省操作费用,还能提高某些农药的功效。经试验证明,叶面肥料中的无机和有机氮化合物對农药的吸收和转移有促进作用;表面活化剂能改善肥药在叶面的扩散性和延长易溶养分的吸收時间,叶面肥料的酸碱值能產生缓冲作用,提高某些农药的吸收率。

优点三、叶面肥作用快

叶面肥料比根系肥料作用快,叶面施肥可以及時迅速的改善植物营养狀況。一般來说,叶面施肥要比根部吸收快,如叶面喷施1-2%浓度的尿素水溶液,经测定在24小時后便可以吸收1/3;喷施2%浓度的过 鈣浸提液,经过]5分钟后便可以车送到植株各個部位。由此看出,叶面施肥可以在短時间內补充植物需要的养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优点四、叶面肥污染低

盐是导致致癌物质之一。由于不科学和过量施用氮肥,促使 盐在地表水系和蔬菜类作物中存在和积累,已引起人们日益加剧的







































皮肤病治疗 的药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xl/2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