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战疫情,保春耕。猕猴桃又名奇异果,原产地是中国,20世纪早期被引入新西兰。我国是主要种植猕猴桃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超过了其他国家的种植总和。数据显示,我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万亩,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河南、湖南、贵州、浙江、江西等省份。
猕猴桃春季管理
4-5月,猕猴桃会经历萌芽、展叶、现蕾、露白、开花,该阶段是花腐病、溃疡病的发生盛期,还有斑衣蜡蝉、蝽象、金龟甲、桑盾蚧等害虫危害,同时还会遭受早春倒春寒,春季合理抹芽、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抹芽
抹芽的目的主要是“计划生育”(数量控制),其次是“优生优育”(品质保障)。一般树冠80%的芽子达到了3-5cm时开始抹芽,过早抹芽,芽体质量无法确认;过晚抹芽,养分消耗过多。受气候、营养和管理等因素,加上结果母枝长势、位置的差异,芽体萌发早晚不一,强弱有别,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择优选留,抹去质量不好的芽子,以保证芽体整齐一致,为开花座果、优质高产打好基础。
■病害防治
——猕猴桃花腐病——
猕猴桃花腐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花腐病是溃疡病在猕猴桃花蕾上的表现。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尤其是花期较早的品种更容易感染。同时,花期也是灰霉病高发期,两种病害混合发生,防治花腐病需要结合灰霉病的药剂一起使用。
发生特点:春季雨水多,持续阴雨天气容易发病;雄树、中华系易感病;地块低洼园区,排水不便地块易感病;幼树与初果树易感病;溃疡病发生严重的园区与植株易感病。
危害症状:以现蕾期集中表现,主要危害花蕾、花瓣,也危害幼果和叶片,花蕾褐变萎缩,也有花蕾感染后花瓣半开或无法展开,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花蕾感染后虽经授粉但不能正常受精,还可造成小果和畸形果,花后一周内幼果因受精不良而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受花腐病危害的树挂果少、果小,造成果实空心或果实褐色坏死脱落,不能正常成熟。
·猕猴桃花腐病防治方法
1、以规范管理特别是增施腐熟有机肥为主的提高树体抗性最为重要。
2、选择高抗溃疡病的雄树作为授粉品种。
3、在重点防控溃疡病,降低园区溃疡病的发生是最有效防治花腐病的重要措施。
4、在展叶后开花前的现蕾期,用碧锐?至少进行三次喷雾防治,间隔十天,连续防控。
5、购买制取花粉时,尽量在无病雄树采粉,购买大厂生产的优质品牌花粉,遏制花腐病进一步侵染。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近几年发生较普遍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枝干;危害叶片造成大量落叶,危害枝干造成腐烂流胶,严重时可造成树体死亡。
发生特点:极端低温、冻害的条件下,1-5年幼树、中华系发病率高,高海拔、地势地洼种植区容易发生。修剪过迟伤流过大的情况下,溃疡病的发生率较高。
侵染途径:伤口(机械伤、冻伤、风害、冰雹以及修剪、嫁接等人为作业导致的伤口)和自然孔(果柄孔、叶柄基孔、气孔等器官内外通道)是溃疡病侵染的主要途径。
侵染时间:许多研究显示,溃疡病适宜侵染和发生的温度在5-20℃范围,正好是秋季的9-11月份和来年的3-5月份。
·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应用技术关键点:
采果后、落叶后、修剪后,每次用碧锐?--1倍喷雾预防;病害严重时,刮除病斑,用碧锐?倍液涂抹患处;如遇到多雨天气应当加喷1至2次,均匀喷雾。冬季猕猴桃主干涂白,保温透气性材料主干防冻包扎;冬剪用具每天用70%酒精或3%高锰酸钾消*。
碧锐猕猴桃细菌性病害应用技术
碧锐?是新农股份研发的新一代专利杀菌剂,科学溶合生物杀菌剂春雷霉素和新农创制专利化合物噻唑锌的杀菌抑菌效应,增效明显,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且有多重作用杀菌机制,抗药性低,可广泛用于细菌性病害专业防治。同时碧锐?具有独特的系统诱导抗性,防病补锌,提高植物抗病性和抗逆境能力,促进作物保健、提质、增收。
碧锐?可有效防治猕猴桃花腐病,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扩展蔓延。同时促进开花,花期整齐,花粉管强壮、授粉座果率更高。叶片又大又绿,增强光合作用。果实大小均匀,靓果价更高。
■碧锐猕猴桃细菌性病害技术方案
■碧锐的产品特点和优势
碧锐猕猴桃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
■碧锐可有效防治猕猴桃花腐病、溃疡病
■碧锐防病保健——花、叶片上的表现
■碧锐防病保健——果实上的表现
识别"新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