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正之窗当代基督教神学及信仰简评
基督教界自十八、九世纪以来,曾受到极多、极大的震撼和冲击。继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宗教改革及反改革运动之后,将教会从所谓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带入了思想自由的空间。随之而来的启蒙思潮,不但挑战了即将崩溃的教会权威,还为人类的历史拓展了几乎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无可限量的成长思维的*金时代。接着而来的是新世界的发现和东方宗教及智慧文献的接触,也为基督教的思潮带来了无数的挑战和根基性的震撼。然而经过十八、九及廿世纪的猛进和殖民主义的兴起与衰萎,就在这廿一世纪的开始之际,人们的思维似乎如困兽倦鸟般地再次响往家的温暖;也在有形无形的作业中,有回归到造物主怀抱的趋势。宗教,在廿世纪的思维讨论中,无论是社会还是*治领域,似乎已成了一个不可能忽略的命题。甚至在进化论即将苏醒的今日(註一),世界各地在战争阴影和道德沦落的乱象中,所有宗教都再次派上了用场。单从基督教这方面来看,教会的复兴现象有如春笋草菇:除了教派林立外,麦子稗子并长正是今日教会的情境。本文从启蒙时期以来,对影响当代教会的思潮作一些简评的介绍,期望信徒略知一、二,好作当有的防备与回应。
一、现代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是神学自由派思潮的孪生姐妹。源于开放的启蒙时期和人本哲学思想。其主要立场是以理性为至上,它不但以理性取代了前代神的位置,并且以理性挑战传统和信仰。以经验否定信仰的自明命题,凡事求实求证;否定了神和神的启示的存在,以高傲的态度评判任何传统和权威,特别是教会和信仰的权威。因他们对人类的能力有极其乐观的信认而否定了神迹,相信人定胜天;所以将神和对神的信仰,作为人在愚昧无知时不得已使用的拐杖。他们认为我们现在既己长大成人,就应将拐杖丢弃,最多只能将它作为历史陈迹的遗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人又很幼稚卑微地接受东方宗教及智慧文献的权威。总之。他们是以人的理性为衡量一切实存的 权威。这种思维看起来极为现实可亲;但深入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虽拋弃了圣经的神,却尊科学、理性为神。他们的立场是:只要不提神、神的启示和作为,其它都可以;很明显的,这是对基督教的一种无理歧视。这派系的人虽然也有崇拜,也有以基督教的名称作了差传,其实他们的信仰总归只是认定人人皆为兄弟,和睦为要;以宗教为一种社会道德和生活的点辍;可有可无,并非 。此派不讲代赎救恩,不谈启示,不论神迹,只讲历史,只信自己;他们深信理性的完整和无限。在宗教和哲学上,他们重持共评思考(Syncriticism):深信基督教以外的基督也可显现在其它宗教中。教会应采取民主、开放自由态度,由信徒决定信条。拋弃了圣经无误无谬的信念。这是现代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核心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架构中,人才是一切的中心,也是一切的裁判者和主人翁。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兴于廿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这些人乃继现代主义而来。他们看到了现代主义的败落,看到了人对道德问题的无能;并在烦躁和无奈中看到了教会的无能,而索性拋弃所有的信仰,以及传统的价值和根基。他们采取了极端的反叛法规思想(antinomianism)和极端的相对主义(absoluterelativism);竭力避免和否定凡不受人欢迎的立场和信念。认定人虽会有错误,但错误最多是犯法,不能说是犯罪。在正误是非的看法上是见仁见智,地异时易;他们也弃绝理性,迎合无理性的情感;以感性取代理性,不信永恒只持当时。其名言是“不需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极端人本性存在主义思维的基本表现。其实后现代主义是思维对极权理性的一种反叛;它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放荡。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虽不明显地指名道姓,然而却在无形中成了一些边缘教派的精神、*魄和支柱。有形无形地将自己看为神,以自己持别的恩赐和才华夸口,弃绝真道的规范,自立门户。当代极端五旬节教派和极端灵恩派,实际上在无形中也走向了这思潮的核心,其结局只不过是一手包天、妄自尊大。
三、新正统主义思潮新正统主义始于廿世纪的初期,败落于廿世纪七、八十年代;本是廿世纪基督教神学界影响最深、最广的思想之一。此派始于巴特对自由及现代派神学思想的反应和挑战。巴特在 次世界大战后,看到人的无能和现代主义信仰及神学的无奈;他在归正神学的背景下,在研究及讲述罗马书时回归到圣经及神的 权威和主权,强调人是无能的,需靠神的 恩典。但可惜的是,他对神的道未能作果断性的阐释。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新正统派没有接受圣经启示的 性,所以成了无 根基、建在沙土上的神学思想。他们以神的 自由为信仰根基,一方面强调神的道不会被捆在圣经的文字启示中;另一方面又说神的 恩典肯定祂的自由主权的运作。随后这派的人亦怀疑圣经记载的历史真实性,从而避重就轻,只关切圣经真理的功用性和它对人存在意义。并持定圣经并非神的道,它只是神的道的见证;圣经只是在教牧的宣讲中成了神活泼的道。这样一来他们否定了圣经的无误无谬性和圣经的 性。他们 的问题是,以正统神学的词汇和架构,注入存在主义的思想来解释传统的信仰和教义,以建造自己的理论。这么做诚然有鱼目混珠之嫌。结果还是与他们所反对的自由不信派殊途同归,走向败亡的道路,成了神学思潮陈迹中的一环。
四、基督教基要派思潮基督教基要派是美国的特产之一,始于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是福音保守主义对自由新派上的反弹。基督教基要派名美而实丑,始于美国一般极端保守信徒对自由派及现代主义的抗拒。因其态度恶劣,充满忿怒,信息激烈,咒诅的言词火药味极浓,无容人之量而被称为受挑唆的打架者(ProvokedFighter)。这派只是基督教保守派的一小部分,强调圣经的可靠性,三位一体论,耶稣的神性为童贞女马利亚而生和基督肉身的再来;后来又加上前千禧年论和时代论为不能妥协的基要信仰,他们特别注重生活见证,抗拒时代潮流的时髦。在道德上重规则传统,圣洁生活、禁烟、禁酒、禁性欲行为等。在廿世纪三十年至五十年代,曾成为教会及社会道德精神支柱也有好的见证。可惜因其过分固执守旧及强烈的异离性而沦于落后,疏亲离友,终于败落,形如教会怨妇,到处叫骂,又如恶妇凶犬,被一般基督教主流派系所疏离唾弃。
五、新福音派思潮当基要派过份剧烈时,福音派的部份人虽然对他们的基本信条和信念认同;但是却认为,基督徒无需采取那样消极和对抗的态度,以免造成群众的反感。新福音派人士抱着宽阔心怀,注意学术性的追求,对一般知识及科学普遍采取比较友谊和善的态度。他们尽力设想,如何与现代的发现、变动和知识的扩展调节、携手推进。这派人士坚持福音的要义,但认为应强调福音真理的普世性;并开始与科学、考古学的发现进行对话,旨在探求和谐方针,以争取学术、社会领导、影响和改革权。这派人士实际上争取了许多教会在学术、社会和道德上的失土。一般不信和未信者对这派思潮能欢迎亦能接受。这派的福音事工也多有果效,在社会*治上多有影响,是教会在当今社会中的好见证。可惜的乃在于他们有时不能划清适应(Ac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