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季节,异样的感受秋意大伾山

 

秋意大伾山

马金真

“异卉照眼窄径转,好音盈耳时鸟歌……”品味着乾隆年间时任河南省浚县知县官懋斌咏大伾山的佳句,踏石猴路,翻桥上桥,过天齐庙,穿天宁寺,绕龙洞,望太极宫,不知不觉便到达山顶。

不用想象当年官某诗中的意境,诠释尽在眼前:晨曦中,山道上,几位老人将鸟笼一字排开,挂在树杈上,随风悠悠地荡。笼里的小鸟蹦上跳下地引吭高歌,引得一些山雀、百灵等山鸟也前来凑热闹,歌手比赛似的争相亮嗓。它们的叫声擦过松柏的枝叶,落在秋日不败的山花上。

放眼眺望,远远近近的村庄和树木被薄薄的雾气笼罩着、浮动着,若隐若现。

随着太阳的升高,雾气渐渐淡去。山脚下,一片片玉米和*豆已经成熟,农民们的身影在地里晃动着,他们在收割着金色的希望。

随着山草的晃动,山下送来一阵风,味道浓浓的,既有豆禾的温香,又有水果的清甜。

仲秋的柏叶,泛*而厚重,卵形的球果已经熟了,冷不丁从枝上脱落,吧嗒一声响,如红褐色的雨珠砸在青石上。

一只鸟从松枝上弹跳下来,啄住一颗松果,又忽地一声弹离松针铺就的地面,飞向远方。

随处可见的酸枣树已叶落近半,只有暗红色的酸枣炫耀在枝头,不肯离去。酸枣很小,半个花生米一样大,肉薄而酸甜。枣核圆圆的,像糖豆,很有味,含了好久,仍满口涎水。还有枸杞,不服输似的,窜出草丛,挺举着一粒粒红红的果实。借了一生的光、人老珠*的菟丝紧紧缠着枸杞的茎,任凭它在风中左摆右摆,亲密地一刻也不肯松开。

闭上双眼,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此起彼伏的虫豸的鸣唱灌满双耳。那是它们在呼朋唤友,那是它们在谈情说爱,那是它们在朗诵一首秋天的诗篇……

就像听了歌星的歌,总想见见他的模样。对虫豸,也是如此。当你拨开草丛想一睹它的芳容时,却寻不见,就连此处的鸣唱也顿时消失。刚一离开,又鸣唱如初!多么玄妙的天籁之音啊!大伾山上寺庙棋布、摩崖琳琅、文物荟萃,道教、佛教鼎盛千载,难道这里的虫豸也熏染上了仙气不成?

山草有的已经鹅*,有的青气还没褪尽。它们被风雨梳洗得干干净净,如一块块厚实的杂色地毯铺在山坡。没有凋谢的不知名的小花儿点缀其间,忙得蜂蝶在上面穿针引线。躺在上面,你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有一朵朵白云在飘移在变幻,那么的悠闲,那么的无忧无虑。目追空中掠过的鸟不由使人想起“人望三天迎紫气,鹤翻一剑下青坛(大伾山)”的楹联以及明朝兵部尚书王越的《登大伾山》诗句:哺子燕衔禾穗米,补巢鸦折树头枝。雨添野水连天远,风约闲云出岫迟……

看着天,走出云中仙,在大声朗读清朝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为大伾山“来鹤亭”所题的诗句:海上飙轮凭作骥,云中锦字倚为鸿。瑶台径越三千路,碧落平翻九万风……”

此诗足见刘知县之壮志豪情。大伾山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题诗文五百余首(篇),惟刘德新最多。虽刘德新如此自命不凡,自诩有仙风道骨,但传说却办了两件有眼无珠之事。

望着云,云在变,仿佛在演绎着这个传说。一块云彩化成了大伾山上的吕祖祠,那是道家的虔诚信徒刘德新所主持兴建。丰硕的秋季,刘德新带着供果入吕祖祠对雕像跪拜:“吕祖师,能不能让我白天见见您,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以了却弟子的夙愿。”一个声音飘来:“明早,咱们山上见。”

翌晨,刘德新独自上山,除了遇到一个老婆婆坐在一棵坠着鲜*果子的柿树下抱着一个小孩在亲嘴逗玩外,什么也没见到。夜里,刘德新梦见吕洞宾,问:“祖师,白天怎么没见到您?”“山上老婆婆亲小孩,大口对小口,即吕翁也。”刘德新心里不服气,恳请再给一次相见的机会。吕洞宾说:“好吧,明早山上见。”

太阳刚露红脸,刘德新踏着秋露上了山,一路不见人影,失望而归。下山时,只见一棵石榴树结满了石榴,有的咧嘴在笑,树下一老头弯腰在井边捞水桶。夜里,刘德新又梦见吕洞宾,问:“怎么又未相见?”吕洞宾笑笑:“我们是相见不相识。你下山时,路边捞桶的老头儿,小口(嘴)对大口(井),即吕翁也。”

刘德新恍然大悟:自己道行尚浅,今秋已无缘与祖师相见!

秋天,丰收溢香的季节,如果不春耕夏耘,不出力流汗,怎能摘取心中的硕果、实现梦中的愿景呢?

当______当_______半山腰的天宁寺响起波浪似的悠长的钟声。

这钟声,掠过已正襟危坐了一千六百多个春秋的北方 大石佛,四散在灿烂的秋阳中;这钟声,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

马金真:作家,时事评论员。曾在电台、报社任记者、主编,已在国内外发表作品数千篇。目前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时评写作和作文教育研究工作。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mr/4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