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路上到底有多少国产汽车
问:
路上的国产车到底占比多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地方的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以下简称市占率)会有很大的差异;现在的情况大约是一二三线城市(1-2级市场)国产汽车市占率较高,四五线城市和农村乡镇(3-4级市场)的合资汽车市占率更高,这是流行品牌文化下沉速度的差异形成的结果。
那么国产汽车的市占率到底是多少?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为47.2%,可以理解为辆车里有辆国产汽车。不过具体车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国产汽车的对手不止一个,合资汽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合资汽车共有五大车系,分别为:
日系
德系
美系
法系
韩系
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品牌矩阵面对的是五个捆在一起的对手,中系车是“以一敌五”,所以能实现接近“半对半”的市占率已经是全胜了。
法系车销量低迷,不做讨论,全部退出只是时间问题;韩系只剩下现代起亚,也是不值一提。
现在市占率最高的外国车系是日系汽车,市占率在20%左右波动,上半年最低点低至15%左右;其次是德系,市占率在20%以内,整体略低于日系,上半年最低点也低于日系;美系汽车在三强中占比最低,一度不足10%。
这组数据说明了三大车系的竞争力都在下降,此消彼长是很简单的道理。
国产SUV,51.7%
国产MPV,59.0%
国产轿车,35.8%
这是上半年末的数据。
在三大主力车型里和剩余的交叉型乘用车型中,国产汽车已经实现了两种车型的市占率领先,现在只是轿车的市占率还偏低一些;不过格局已经在变,合资汽车的销量支撑是日系,日系汽车的销量支撑多为廉价车,比如轩逸、雷凌、卡罗拉、飞度、思域等车,当然这些车也有价格超10万的选项,不过即便价格略高一些但品质依旧很廉价。
曾经的国产汽车只是把重心放在SUV车型上,以至于轿车产品线非常不完善;但近两年的一线品牌陆续推出了优秀的轿车,比如逸动PLUS、影豹、缤瑞COOL、星瑞,以及销量非常之高的秦PLUS和即将看齐这辆车的帝豪LHi·X,在主流轿车阵营里,这些车的实力可以碾压合资三系。
在高端阵营里已经有了销量标杆汉系列,红旗、蔚来、小鹏等品牌的轿车也在快速增长中。
截止到这里,国产轿车的结构是“哑铃型”,也就是在主流车和高端阵营里的表现很好且会越来越好,但是却缺少中端车的选项;然而中端车的选项是最为重要的,因其销量基数不是很小,同时能提升潜在用户对其品牌里的主流车的消费信心,比如轩逸雷凌卡罗拉、朗逸宝来和凌度、英朗威朗迈锐宝等车,其维持销量的基础还是依靠迈腾、帕萨特、雅阁、凯美瑞或君越等车作为方向标。
所以打开中端市场更为重要,而年下半年就要开始了,参考深蓝SL03、海豹、零跑C11、哪吒S、红旗H5等车的陆续上市,这些在技术上有绝对优势的中端轿车可以助力国产汽车一个个的击垮竞争对手。
三大主力合资车系里最弱的是美系车,过低的市占率、迟缓的技术升级,这两点决定了其必然最先退场;德系汽车的品质神话已经破灭,BBA高端车型从一车难求变成了库存如山;日系汽车里二线杂牌基本玩完了,只剩下两田一产,但是丰田和本田已经陷入品质危机,发动机的机油乳化和增多问题暂时无解,日常在奇骏升级之后彻底进入下沉阶段,不过其较低的品牌定位决定了还能在三四级市场中沉沦更长的时间。
最后要讲的是为何三四级市场里更喜欢合资汽车,其实很简单,这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有一定关系;国产汽车起步是依靠三四级市场,依靠的是低廉的售价,可是现在的国产汽车已经令很多老司机高攀不起;可是合资汽车却都在以价换量,因其在技术上不再有竞争力,只有依靠低廉的价格才能稳定销量,而这样的价格定位面向的主体正是三四级市场;重点是三四级市场初时以国产汽车为主并非因为其他目的,更多是因为预算有限,在其品牌认知中仍旧普遍存在“洋品牌为先”的观念,此时面对价格低廉的外国车自然会更有热情。
而在一二级市场里的用户所掌握的资讯和汽车知识往往更加丰富,对于文化复兴也有更多的接触或深入的了解,对于优秀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接受度很高;那么这些实力确实更强的车辆则会征服新生代的司机们,逐步形成全新的中国制造的潮流文化,但要完全覆盖到三四级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现在还能有合资五大车系勉强与中国汽车屏矩阵抗衡的局面,再等两年就不会再有这种场景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