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乳仔猪营养需要与乳猪教槽料配置技术

 

选自爱畜牧专区

摘要:仔猪早期断奶能有效减少和阻断一些由母猪向仔猪水平传播的疾病,提高母猪繁殖率和栏舍利用率,提高仔猪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但仔猪断奶后受营养、心理、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低、生长受阻、免疫力降低、死亡率高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高品质教槽料是乳仔猪早期断奶成功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关于教槽料的研究资料不多,市场上的教槽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效果不稳定。本文在简要介绍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基础上,重点对乳仔猪营养需要和乳猪教槽料配制技术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本课题组历经9年,系统研究了早期断奶(14日龄)对仔猪代谢与内分泌、免疫、体内电解质平衡和胃肠道内容物pH值、消化酶活性、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简要总结如下。

  1.1体内代谢与内分泌

  断奶后第1天仔猪因厌食而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血糖大幅降低,引起T4水平升高,促使仔猪动用肝糖原和体脂肪,使血清总脂含量第1天升高、血糖含量第2天升高;但由于仔猪体内营养储备有限,此后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肝脏重降低,血清总蛋白含量则一直维持低水平。尽管断奶第4天后饲料摄入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消化不良,引起仔猪腹泻,胃内容物又减少,血糖、血脂仍然维持较低水平。

  1.2免疫

  由于常规饲料中免疫物质或免疫刺激物含量比母乳少,因此断奶后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CDZ/CDs+比值)为指标的细胞免疫机能下降、球蛋白及球蛋白占总蛋白比值也下降。可见,早期断奶应激导致仔猪免疫功能下降,至断奶后第6~7天仔猪免疫功能大致恢复至哺乳仔猪水平。

  1.3体内电解质平衡和胃肠道内容物pH值

  母乳停止供给和仔猪前期饲料采食不足(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值降低和胃肠道内容物pH值升高,后期(第4天后)尽管饲料采食增加,但由于饲料酸结合力高,仔猪自身胃酸分泌能力低,使胃肠道内容物pH值进一步升高,体内电解质平衡值持续低下。

  1.4消化酶活性

  由于胃肠道内容物pH值升高,断奶仔猪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此后饲料(酸结合力高)摄人使胃肠pH值进一步升高,使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进一步降低。这导致断奶仔猪对饲料消化率降低。

  1.5肠道微生物区

  系上述4个方面的条件变化,进一步使断奶仔猪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大肠杆菌数量增加, 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厚L酸杆菌比例增加,引起腹泻。

  1.6消化道形态结构方面

  上述各项指标,尤其是免疫指标、体内电解质平衡、胃肠道内容物pH值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进一步导致断奶仔猪小肠粘膜绒毛变短,隐窝加深(这种变化在饲料摄入量增加时加剧),消化吸收功能降低。

  2乳仔猪营养需要

  2.1能量需要

  哺乳期和断奶期仔猪饲养的目标是获得 的生长速度。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1)体脂肪含量高,有利于克服断奶期采食量不足的问题,且此时的高体脂肪沉积对屠宰时的最终胴体脂肪含量影响很小;2)消化道发育更完善,有利于顺利过渡到断奶饲粮;3)有研究表明,哺乳期和断奶期生长较快的仔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速度亦较快,因而屠宰体重更大。哺乳仔猪蛋白质沉积与能量摄人量成正相关,因而亦需要为哺乳仔猪提供 的能量摄人,以达到 的蛋白质沉积。

  仔猪出生后,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迅速增加。在出生至21日龄断奶期间,仔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线性增加,平均增速分别为34~38g/d和30~35g/d.哺乳至断奶过渡期间,由于采食量低,蛋白质增长暂时放缓,而脂肪增长通常为负值。在这一时期,蛋白质沉积增长速度既与采食量有关,又与饲粮蛋白质含量有关。体脂肪动员速度与采食量、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环境温度有关。

  2.1.1维持能量需要

  哺乳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kJ/kg·BW·d(Jentsch等,)。仔猪断奶(4周龄)后第1周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kJ/kg·BWd,第2周为kJ/kg·BW“75d(Gentry等,)。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还与环境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分别为18℃、23℃和28℃时,两周龄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分别为、和kJ/kg·Bw伽·d(Close和Stanier,)。环境温度分别为32-26℃、28~22.c和22~18℃时,4~9周龄仔猪维持代谢所消耗能量分别为、和kJ/kg·B酽75.d(LeDividich和Noblet,)。

  2.1.2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能量需要

  母猪初乳代谢能用于仔猪生长的效率为0.91(LeDividich等,),常乳代谢能用于仔猪生长的效率介于0.70~0.73(Jentsch等,;Motion和LeDividich,)。在哺乳仔猪中,脂肪沉积主要由吸收的乳脂直接结合脂肪组织(Gerfault等,),因而母乳代谢能用于沉积脂肪的效率(Ⅺ)理论上为1.0,且得到试验证实(Morion和LeDividich,)。母乳代谢能用于蛋白质沉积的效率(Kp)为0.56(Jentsch等,;Motion和kDividich,o在断奶仔猪中,摄入代谢能用于生长、蛋白质能量沉积和脂肪能量沉积的效率分别为0.72、0.66和0.77,与生长猪的相应值接近(ARC,)。

  2.1.3我国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

  近20年来,国内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报道极少。杨嘉实等()采用呼吸测热和碳氮平衡法测得了瘦肉型三元杂仔猪在哺乳前、后期的绝食代谢产热量,并确定仔猪在哺乳前、后期的维持代谢能分别为.4和.9kJ/kg·BW·d.国内其它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多采用综合法,且研究对象多为我国地方品种仔猪或地方品种与外种杂交仔猪。本课题组(林映才等,ab)对目前我国普遍饲养的杜×大X长三元杂交仔猪研究表明,8~22kg以上仔猪采食量与饲粮消化能浓度呈较强负相关(R2=0.79),并且不同饲粮消化能浓度的各组消化能、代谢能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而4~8k仔猪以上两指标相关性较弱(R2=0.27o表明8kg以上仔猪具有依饲粮消化能浓度调节采食量维持较恒定能量摄入量的能力,但8kg以下仔猪这种调节能力较差。因此,配制4~8k仔猪饲粮应适当提高仔猪消化能日摄入量。

  2.2蛋白质和 酸需要

  2.2.1蛋白质需要

  仔猪出生后快速生长、生理急剧变化,对蛋白质和 酸营养需要高。但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断奶后营养源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饲粮中高蛋白质水平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蒋宗勇,)。因此,确定仔猪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尤为重要。过去20年来国内外对仔猪蛋白质需要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评价指标包括生长性能、氮沉积、腹泻情况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等。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合,18%~20%的粗蛋白水平可满足4~20kg仔猪的需要,建议4~10kg阶段采用20%,10~20kg阶段采用18%.

  2.2.2 酸需要

  仔猪 酸需要仍是最近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之一。对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析:1)仔猪赖氨酸需要量,年至今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kg仔猪(均重7.70kg)需要量为1.47%,大于10kg者(均重14.20kg)为1.18%;年之前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kg仔猪(均重7.75kg)需要量为1.29%,大于10kg者(均重13.92kg)为1.15%.可见,年以来研究得到的体重小于10kg仔猪的赖氨酸需要量高于年之前得出的结果,而两时间段对体重大于10kg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较接近。2)关于仔猪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总含硫 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有如下3方面:①仔猪所需的总含硫 酸可由胱氨酸提供40%~50%(Chung,b;Shoveller,),不同试验所用饲粮中蛋氨酸与胱氨酸的比例不同,胱氨酸过量导致得出的总含硫 酸需要量偏高,胱氨酸不足则导致得出的蛋氨酸需要量偏高;②饲料中含硫 酸测定易产生误差;③各试验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尚需加强仔猪含硫 酸需要量研究。综合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体重小于10kg仔猪(均重6-58kg)总含硫 酸需要量为0.75%,大于10kg者(均重14.30kg)为0.59%,低于NRC()相应推荐量。按此结果,8~20kg仔猪常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的总含硫 酸已可满足其需要,无需另外添加蛋氨酸。这与林映才、蒋宗勇等(a)于8~20kg仔猪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蛋氨酸,未观察到对生长性能有添加效应的结果相符。但实际生产的乳猪料中仍普遍添加蛋氨酸,因此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3)苏氨酸和色氨酸方面,年至今的研究结果:体重小于10kg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92%(均重7.54奴)、色氨酸需要量0.26%(均重6.33kg);大于10kg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70%(均重13.61奴)、色氨酸需要量0.22%(均重14.23kg);年之前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kg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69%(均重6.73kg)、色氨酸需要量0.21%(均重7.50kg);大于10妇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61%(均重13.18妇)、色氨酸需要量0.17%(均重14.30kg)。可见,近10年来对仔猪苏氨酸和色氨酸的研究结果高于以前得到的结果,这可能有3个原因:①猪的遗传改良,生长潜力提高;②饲粮中赖氨酸水平提高,相应的需要量增加;③仔猪早期断奶伴随免疫异常、 化损伤、炎症、应激等反应,苏氨酸和色氨酸的需求增加(Nathalie,)。已知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活动中,对包括色氨酸在内的芳香族 酸需求增加(Reads,),苏氨酸对免疫和维持肠道功能至关重要(Li,;Ball,)。4)关于仔猪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还相当少。这些 酸对于仔猪尤其断奶仔猪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解*、抗应激等都有重要作用(Ewtushik,;Nathalie,),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5)研究表明,断奶引起仔猪小肠粘膜绒毛萎缩的原因之一是母乳中谷氨 (Gln)的供给停止(Pluske,),而21日龄以前仔猪肠道消化饲料中结合态Gin的酶系尚未发育完善(Madej,)。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补充Gin可防止空肠绒毛萎缩,提高抗氧化能力、小肠吸收功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肌肉中R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减少腹泻(Wu,;Lee,,a,b;刘涛,,;张*民,,abc,ab)。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来,1%的Gin水平可满足早期断奶仔猪的需要。

  2.2.3理想蛋白质 酸模式NRC()

  将生长猪的 酸需要分为维持需要和蛋白质沉积需要,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 酸比例不同。由于仔猪维持需要的 酸所占比例与生长猪的不同,不同阶段体组织蛋白质的 酸组成不同,仔猪尤其断奶仔猪免疫、抗氧化、抗应激、维持肠道功能等对某些 酸的特殊需要,因此,仔猪的理想 酸模式不同于生长肥育猪阶段。对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析:1)以总 酸表示,各模式间差异很大,以可消化 酸表示,则各模式间相对较为接近。这说明,可消化 酸平衡模式更精确反映仔猪的实际需要。2)NRC()的仔猪 酸平衡模式基本上是参考体蛋白沉积的 酸模式,而且仔猪与生长肥育猪的模式相同。对于苏氨酸、含硫 酸和异亮氨酸,NRC()模式与Chung()、Baker()和Kim()模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NRC()未充分考虑仔猪维持对这3种 酸的高需求。因为这3种 酸的维持需要比例远高于蛋白质沉积所需的比例。3)ARC()给出的色氨酸、苏氨酸、含硫 酸比例偏低。(4)Rhone-Poulenc()推荐的仔猪 酸平衡模式中精氨酸和组氨酸比例需进一步探讨。

  2.3矿物质需要

  最近20年来,国外关于仔猪矿物质需要的研究报道较少。NRC()中除钠和氯之外的其余矿物元素推荐量与NRC()一样。张振斌、蒋宗勇等()已对我国矿物元素的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断奶仔猪对含有乳清粉或血浆粉的饲粮(钠、氯含量高)添加食盐有积极反应(Mahan,;Kisiel,),因此,NRC()调高了仔猪钠和氯的需要量。

  饲粮中的钾、钠、氯是相互作用的,应考虑电解质平衡,尤其实用猪饲粮中往往钾含量较高。对近20年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合,仔猪适宜电解质平衡值为~meq/kg.

  不同研究得出的铜、铁、锌、锰需要量差异较大。分析可能原因:1)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吸收、利用互相影响,不同研究者设计的基础饲粮中其它微量元素水平不同,影响目标元素的需要量研究结果;2)部分研究的试验动物偏少,仅以生长性能评价得出的需要量不准确;3)部分试验设计梯度偏少,影响结果的精确性。微量元素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还涉及安全和环保问题。

  尤其当前仔猪饲料普遍使用高铜、高锌,其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仔猪营养需要(农英相,),进一步深入研究仔猪对铜、铁、锌、锰的需要及其比例仍很重要。

  高剂量铜(mg/kg)促进仔猪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蒋宗勇()、程忠刚和林1央才()已对此综述。然而,饲喂含mg/kg铜饲粮30天比10mg/kg使肝铜含量增加8倍(胡国良,)。饲喂含mg/kg铜饲粮30d比10mg/kg使肝铜含量增加5倍,肾铜含量增加2倍(李杰,)。添加mg/kg铜饲粮较12mg/kg使粪铜含量提高8.5倍(mg/kg对mg/kg)(余德谦,林映才等,)。因此,高铜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Coffey()进行的8个试验头断奶仔猪的研究,结果表明,mg/kg赖氨酸螯合铜的促生长效果优于高剂量 铜。Ward()总结系列研究也得到相同结论。国内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周桂莲,,;余德谦,)。可见,使用有机铜,可降低铜的用量,达到高剂量 铜的效果,从而降低组织残留和对环境的压力。

  自Poulsen()发现饲粮添加0mg/kg锌(ZnO)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以来,国内外针对高锌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计峰()统计了33次高氧化锌的试验结果,其中80%对断奶仔猪有促生长作用。美国12所大学合作试验(12个州试验共头仔猪),结果表明,0mg/kg锌(ZnO)22日龄断奶仔猪4周内日增重可提高12.5%、饲料利用率4.3%,其效果优于使用mg/kg铜(Hill,)。

  Carlson和Hill()试验结果表明,对于14日龄和25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两周连用0mg/kg锌,可分别提高日增重8%和16%、提高饲料利用率5%和6%.Takaeh()对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生产统计表明,饲喂含0mg/kg锌(ZnO)饲粮比另两种锌含量饲粮(mg/kg和rag/ks锌),可提高仔猪日增重(g/d对g/d)、降低死亡率(0.96%对8.0%)。赵昕红、李德发()和杨立彬、李德发()研究表明,0mg/kg锌比mg/kg铜,对35日龄断奶仔猪有促生长、防下痢效果更好,其体液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也较好。可见,高锌对断奶仔猪的促生长作用已确定。然而,由于添加的高锌基本全部排泄而污染环境,已引起各国的   冷静、戴志明(,aS,4)研究表明,7~20kg断奶仔猪饲粮添加0mg/kg锌(ZnO),与添加0mg/kg和mg/kg锌相比,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指标较佳。因此,建议断奶仔猪饲粮使用0mg/kg锌两周后,应降低锌的用量。使用ms/ks甚至80ms/ks的蛋氨酸锌对断奶仔猪与-0mg/kg锌(ZnO)同样有效(Ward,;程忠刚,4),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高锌条件下微量元素的平衡尚待研究。

  2.4仔猪的维生素需要

  20世纪40~70年代,国外对猪维生素需要量开展了大量研究,之后的研究则很少。NRC()未对NRC()的维生素需要量作修改。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1)NRC()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推荐量可满足仔猪正常生长的需要,但要获得 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需要2~5倍于NRC()需要量。2)为满足仔猪 生长的需要,2倍于NRC()推荐的水溶性维生素量是必要的,特殊情况下还需更高。3)本课题组(林映才等,cd)研究表明,在 含量较高的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上添加 仍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外观经济性状,得出的需要量明显高于NRC()推荐量。说明仔猪对 的需要量较高。4)仔猪阶段添加维生素C对生长性能、造血和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其需要量随饲养条件、生产目标而异。

  NRC()对维生素的推荐量是基于不出现缺乏症的 需要量,未能考虑到快速生长、断奶、免疫、应激等需要,而这些对于饲养仔猪非常关键。国内外近30年来对猪维生素需要量的研究很少,我国修订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仍只能参考NRC等标准,这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明显不够。另一方面,实际生产中仔猪饲料往往添加高于NRC标准推荐量5~10倍的维生素,不同饲料中添加量也相差达8倍(张若寒,)。因此,系统研究仔猪的维生素需要量显得重要而迫切。

  2.5我国仔猪营养需要量编制说明

  我国年版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将仔猪分为1~5kg、5-10kg和10一20kg3个阶段。NRC()将仔猪分为3~5kg、5~10kg和10~20kg3个阶段。年7月在太原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上,许振英教授、杨胜教授建议仔猪划分为1~8kg、8~20kg两阶段。综合考虑养猪生产水平、仔猪生长发育规律和我国生产实践情况,4年版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将仔猪体重阶段分为3~8kg和8~20kg两阶段。

  4年版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同时列出了总磷和非植酸磷的需要量,其中非植酸磷是指总磷减去植酸磷的值。钠、钾、氯是影响动物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状况的主要饲粮离子,该标准给出了钠、钾、氯的需要量,以总量表示。该标准给出的钙、镁、铜、铁、锰、锌、硒、碘的需要量,没有考虑其生物学效价。尽管钴和铬也是猪的必需矿物元素,但因其需要量尚未确定,故该标准没有列入。该标准给出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和 的需要量,没有考虑其生物学效价,这些需要量是指饲粮中的含量,而并非指应向饲粮中添加的量,同时,这些需要量是指猪的 需要量的估测值。

  该标准中营养需要量建议值的确定总体上是根据我国自年以来(其中大部分是年后)对瘦肉型猪营养需要量的多批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数据,之后,又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瘦肉型猪饲养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材料,特别是NRC()饲养标准,结合我国瘦肉型猪和饲料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而提出。

  3教槽料配制技术

  3.1蛋白质原料

  教槽料适宜蛋白质原料包括乳制品、血制品、鱼粉、肠膜蛋白粉、大豆制品等。一般而言,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应用效果优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在选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受到沙门氏菌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乳制品是早期断奶仔猪料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其消化率可高达95%.脱脂奶粉一般含33%粗蛋白和50%$L糖。仔猪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随饲粮中脱脂奶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脱脂奶粉价格较高,从饲料成本和生产效益考虑,生产中的添加量范围一般在5%~15%,视仔猪断奶日龄而定。

  教槽料中常用血制品包括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和血球粉。血浆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含有约20%的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Coffey等,;Kats等,;Er-mer等,;Hansen等,;张振斌等,)。张振斌和蒋宗勇等()研究表明,与哺乳仔猪相比,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中CD4+、CD;?fit.CD4+/CDs+均降低,而在饲粮中添加2.5%~7.5%血浆蛋白粉时,以上各免疫参数及生产性能均显著提高。关于SDPP最适用量,Gatnau等()试验表明,在仔猪断奶后的 阶段饲粮中添加6%血浆蛋白粉可使生产性能 。Kats等()、张振斌等()研究报道,仔猪增重和采食量随饲粮中血浆蛋白粉添加量增加而线性提高,但由于血浆蛋白粉价格昂贵,考虑到成本因素,其添加范围在10%以内,一般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比例为5%~7.5%.血浆蛋白粉中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较低,在使用时应注意 酸的平衡问题。有研究表明,富含多种蛋白质原料的饲粮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添加4%血浆蛋白粉可减缓断奶应激,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尤其在断奶后第1周效果非常明显(Bikker等,4o喷雾干燥血球粉由于异亮氨酸含量非常低, 酸尤其是支链 酸的平衡性差,其在教槽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3%,一般控制在2%以内。

  鱼粉尤其是优质白鱼粉,是教槽料中常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酸平衡性好,消化利用率高,钙和有效磷含量高且比例适宜,含有相对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教槽料中鱼粉的添加量为5%左右。鱼粉盐分含量约为2%,当教槽料中鱼粉添加量较高是,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添加量。

  肠膜蛋白粉是利用小肠及肠粘膜萃取肝素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肠粘膜水解蛋白,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原料。肠膜蛋白粉富含寡肽,易消化吸收,同时可以促进肠道对其他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肠膜蛋白粉在乳猪料中添加量为3%~6%.饲喂肠膜蛋白粉可降低乳猪腹泻率,提高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可部分取代血浆蛋白粉。

  豆粕是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大宗蛋白源,但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致甲状腺肿因子、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抗营养因子,抑制胰蛋白质酶分泌和饲粮蛋白质的消化,破坏小肠形态结构,营养吸收不良,甚至造成二次病原菌的感染。为减少植物抗原,降低乳仔猪腹泻,教槽料中不宜大量使用普通豆粕,应使用膨化豆粕、发酵或酶解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等大豆制品作为植物蛋白质来源。

  3.2谷物饲料

  乳猪料中普通使用的谷物饲料是玉米。在畜禽饲料中玉米的添加比例 。乳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玉米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不如生长肥育猪。玉米经膨化加工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1)分子键打开,原料表面积增大,消化率提高;2)脂肪氧化酶失活,品质稳定;3)抗性成分被降解、消化能升高;4)天然香味,适口性 ,采食量上升;5)糊化玉米具有黏结性,即能使饲料成型,又能保持疏松口味;6)高温杀菌,改善了卫生指标。基于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教槽料配制过程中宜使用膨化玉米。此外,发酵小麦亦可作为乳猪料中的主要能量原料使用(Schohen等,)。小麦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磷脂酶能明显改善乳猪养分消化率,而且两种酶联合应用具有加性效应(Diebold等,4)。

  3.3碳水化合物。

  乳猪料中使用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清粉、乳糖、蔗糖等。乳清粉主要成分是乳糖,质量好的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85%.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乳仔猪对日粮中添加乳清粉反应良好,能明显改善生产性能。

  乳清粉具天然乳香味,既能促进仔猪食欲,提高采食量,进入胃内产生的 又能降低断奶猪胃内pH值,有利于饲粮蛋白质的消化。教槽料中乳清粉用量一般在10%以上,有研究报道,当乳清粉添加量达20%.

  25%时,仔猪生产性能表现 。与淀粉和葡萄糖相比,乳糖和蔗糖在提高乳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方面的效果更好

  3.4油脂幼龄

  乳仔猪对外源油脂利用能力较差,教槽料中宜采用低水平油脂,一方面可适当提高教槽料能量浓度和提供必需脂肪酸,另一方面可提高制粒效果,控制粉尘及改善适口性。对于乳仔猪日粮中所用脂肪类型需加以仔细考虑。据报道椰子油消化率 并能真正促进刚断奶仔猪的增重,这显然与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和链的长度有密切关系。低于14碳的短链脂肪酸最易为乳仔猪消化吸收,中链(14-18碳)次之,长链最差。

  以3周龄乳仔猪为例,对短链脂肪酸的消化率是86%,中链是70%,长链只有37%.但猪对脂肪酸的消化率随年龄的提高而增长,尤其对不易消化的长链脂肪酸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4周龄幼猪日粮中一般只应用短链不饱和脂肪。

  乳仔猪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可乳化饲料中脂肪,提高脂肪消化率,另外,磷的消化率也可提高,从而改善日增重及饲料效率。

  3.5饲料添加剂

  3.5.1酸化剂

  鱼粉、石粉等高系酸力物质,会消耗乳仔猪胃内的 ,导致胃内pH值升高,不仅影响胃蛋白酶有效发挥作用,更为病原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有必要在乳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一般复合酸化剂比单一酸化剂效果好且稳定。酸化剂在仔猪断奶后1-2周龄使用的效果 。

  3.5.2谷氨 肽

  谷氨 是动物血液和母猪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一种 酸。仔猪刚断奶时对谷氨 需要增加,但此时仔猪不再从母乳中获得谷氨 ,且短期内采食量较低,可能引起仔猪体内谷氨 匮乏,引起断奶后肠道应激,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在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外源谷氨 ,可防止断奶后第7天空肠绒毛萎缩.谷氨 自身不稳定,水溶解度和吸收率低,限制了其在仔猪饲料中应用。而谷氨 二肽稳定性好,以肽形式吸收时,吸收率较高,可克服游离谷氨 的缺陷,但其价格昂贵。本课题组(席鹏彬等,5)研究了以从价廉且富含谷氨 蛋白质中制备的谷氨 二肽对21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0.50%谷氨 二肽可改善21日龄断奶仔猪饲料利用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高剂量(O.50%)谷氨 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根据各项测定指标综合结果,确定断奶仔猪饲粮中谷氨 二肽适宜添加水平为0.%~0.25%.

  3.5.3共轭亚油酸

  有关饲粮补充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报道不多,但有限的几篇报道中均观察到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asswaganyaRiera等()用64头14日龄断奶仔猪研究了不同饲养环境(卫生状况)下共轭亚油酸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一半仔猪饲养于”干净“的环境中,另一半仔猪饲养于”肮脏“环境中,在每种饲养环境中,又将仔猪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了0.67%、1.33%和2%共轭亚油酸的试验饲粮和未添加共轭亚油酸的对照饲粮。经过42天的饲养试验,发现共轭亚油酸显著提高了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CDs+的比例,缓解了与疾病有关的生长抑制。

  Weber等()用大豆油作为对照,研究了饲粮添加1%的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平均始重7.6kg)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第63天饲喂共轭亚油酸的仔猪血清猪肺炎霉形体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Corino等()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葵花子油,0.5%的向日葵油+0.5%的CLA和1%的共轭亚油酸;经过28天的饲养试验,发现共轭亚油酸可以极显著地提高仔猪血清溶菌酶浓度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Hontecillas等()研究发现,1.33%的共轭亚油酸可以降低早期断奶仔猪因肠炎引起的肠道粘膜损伤,维持细胞因子(干扰素一y和白介素IL一10等)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s+等)与健康猪只相似的水平,增强 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PPARY)mRNA的表达,从而防止仔猪生长性能的下降。Lai等(5)研究报道,共轭亚油酸可通过调控前列腺素PGE:的产生影响19~21日龄断奶仔猪的免疫机能,进而改善仔猪生产性能。

  研究共轭亚油酸对14日龄早期断奶免疫机能的影响并提出来共轭亚油酸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即:共轭亚油酸被仔猪吸收后,作为一种有效配体激活肝脏、结肠粘膜等免疫重要组织器官的PPAR一7基因,PPAR-T基因的高丰度表达,抑制了PGE:的分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得到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cD.+比例上升,B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功IIII强,部分细胞因子产量增加,仔猪整体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5.4大豆异*酮

  程忠刚()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酮(0、lO、20、30mg/kg)使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料重比降低。20rag/ks大豆异*酮组血液T淋巴细胞CD4+、SIE群比例、CD.+亚群比例和T3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10~30mg/kg大豆异*酮有提高CD.+/CDs+比值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趋势。陈芳等(5)研究显示,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40mg/kg大豆异*酮可以保持十二指肠粘膜的完整性,提高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此外,大豆异*酮对早期断奶仔猪还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促进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等作用。

  3.5.5益生菌与益生元

  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耐高温活性酵母有助于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降低腹泻率(胡友*等,ab)。纳豆菌可通过调节肠道内容物及粘膜中微生物区系,降低肠道pH值,维持仔猪肠粘膜正常的形态结构(*俊文等,5)。肠球菌和 杆菌亦具有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提高生产眭能的作用(张振斌等,4)。关于益生元,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寡糖类,如甘露寡糖、果寡糖等。寡聚糖不易直接被仔猪消化利用,但可作为肠道内有益菌株的能量来源,与益生菌协同作用,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防止消化功能紊乱。同时,寡聚糖还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改善生产性能。

  3.5.6其它添加剂

  添加外源复合酶制剂能弥补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的下降。高铜、高剂量氧化锌、有机微量元素的添加等都对增进早期断奶仔猪健康、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因此,充分了解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量及控制断奶综合征的有效措施,采用高质量、高营养、高消化率和适口性好并能提供免疫保护的原料来配制教槽料,是仔猪早期断奶成功的重要保障。

赞助商广告

新金金——更好的猪用植物精油!

新金金是针对猪生长发育研发的新一代诱食和肠道菌群调节的功能性添加剂,是科学筛分的能提高动物诱食和肠道健康的药草香料精油分子组合。

获取详细产品信息,点击阅读原文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gx/2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