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至诚觉悟中国文化是心灵的学问,心
很多学友,对于中国文化有一种看法。大家认为,中国文化很玄。甚至认为,中国文化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更有甚者,说中国文化是神话,是传说。的确,诸位对中国文化的感受是真实的。比如,道,谁亲眼见过道?老子自己也说,道,“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抚之而弗得,名之......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汤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德经》)再比如,仁义,谁用手亲自摸过仁或义的?还有,良心,良心值多少钱?尽管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也正是《大学》所说的“食而不知其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虽玄虚,但却存在,而且其价值非常之大,能生万物。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人生,包括利润及各种管理难题等等。有,就是存在,我们眼见为实的存在。也就是哲学中说的物质(存在)。科学家说,万物皆由分子组成。但是,物质从哪里来的?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物质就是我们看见的果。既然果存在,其因何在?
我们有一种认知习惯,对一切事物,奉行“眼见为实”的评价准则。眼睛看到之后,才相信它存在,然后就毕恭毕敬地对待它。但是,这种习惯,与圣贤所说的“一分诚敬,一分收获”是背离的。我把这句话分解一下,也许更容易理解。用毕恭毕敬的心态观天观地,观法观道,我们才能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的习惯是,见而后敬;古德是,敬而后见。我们非常希望找个裁判来裁决一下,以确定谁是谁非。
见而后敬作为我们的一种认知习惯,有其局限性。因为,宇宙人生当中,很多东西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其存在。比如,心是否存在呢?我想,没有人会否认其存在。但是,又有谁见过自己的心呢?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有科学报告说,科学仪器已经能看见心了。所以,“见而后敬”的认知习惯,对玄虚的心,力所难及。心是一种存在,一种眼不能见、耳不能闻、身不能触的存在。那么,怎样才能觉知自己的心呢?古德所说的“敬而后见”,就是觉知心的方法。
中国文化是心灵的学问。心灵的学问要用心灵来感悟。如果用眼见为实、见而后信,用思考、分析、推理,肯定无法切入中国文化,更无法收获中国文化的智慧。我们常说“觉悟”。觉悟,关键要用“觉”。用“觉”才能有“悟”。离开“觉”,便没有“悟”。“觉”是心灵的感知方式。我们习惯用“思"来认知。“思"就是思维、思考、思虑的“思”。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思”属于意识活动,“觉”属于潜意识活动。瑞士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活动根本无法“触及”潜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活动不能作为觉知潜意识的认知方式。潜意识是什么?潜意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心灵。
我们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博大,就是宇宙人生。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风花雪月、滚滚红尘,是“从哪里来”的呢?心。心,既精且深。也许,诸位学友会有疑问。滚滚红尘的人生是由人心衍生出来的,可以理解。难道,日月星辰、风雨霜露也是人心衍生出来的吗?的确,要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用“思”的认知方式,很难。假如,用“觉”的方式,我们自己就能回答。老子说,道生万物;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但是,什么是道德?也许,诸位会给出很多的说法。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注重道德。为什么道德如此重要呢?道德的意趣很深。道德的本意,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也容易被误解、曲解。误解和曲解道德,是道德衰落的关键所在。心与道合谓之德。道德,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德者,知“道"、得“道"之心。所以,得道之心就是德。德有厚薄,实因得道之深浅。得道,悟道之谓也。那么,道心与人心是两个心吗?王阳明是得道之人。他认为:“理即心,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传习录》)理就是天理,也就是道。宇宙人生,都是道所生。好比画圆,圆圈可以大小无数,但圆心只有一个。道,心,名词不同,功能无异。所以,人心与道心就是一个心。心是一个心,所用广博深远。在宇宙,称为道心;在人,称为人心;在牛马,称为牛心马心。心与道合,谓之有德。这个我们比较能理解,也愿意接受。但是,人心,与牛心马心是一个心,大家恐怕不太乐意接受。尽管大家不乐意接受,但是,这是事实。不仅人心与牛心马心是一个心,而且,狼豺虎豹、鸡狗鼠兔、鱼鳖龙蛇等等也都是一个心。虽然人心与豺狼虎豹是一个心,但是,人心有德,更接近道。近道者,就是智慧程度高。所以,人被称为灵长类动物。豺狼虎豹是动物,跟人比,它们的智慧处于“弱智”状态。假如要是做出什么“缺德”事,人必骂其“猪狗不如”,或“狼心狗肺”。心,我们无法描述。但是,我们可以感觉。有德的心,与缺德的心显然不同。德高与德低,主要是其心对宇宙大道的感悟之深浅。打个比方,我们看电视需要接收无线电波。假如,我们都看CCTV-1的节目。这时,我们选择两种电视机来收看。一种是品质高的电视机,另一种是品质低的电视机。收看的效果会怎么样呢?品质高的电视机,其图像“高保真”。而品质低的图像或色彩会“失真”。但是,它们所接收的无线电波却是一个。道,就像无线电波一样,充满寰宇。人心德高,悟道“高保真”;猪狗牛羊,其心德低,悟道“失真”。宇宙之道只有一个,德高之人与德低之畜,所悟有异。非道不同,乃德有异。对心的概念,我们的认识并不真实。人与人不同,不仅是在美与丑的长相上不同。人最根本的不同,是在善与恶的德性上有差异。老话说,相由心生。长相是表面的,心是根本的。我们常说,有人心善,有人心恶。判断善恶之心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说,仁义的心善;有人说,利人助人的心善;有人说,富有同情心者善;有人说,不自私自利的心善.....善,的确有很多很多的地方可以说。但是,善的根本标准是什么?一旦,我们明白了善的根本,其他的善,就如枝叶花果。我们只要播种善的种子,其他的枝叶花果的善,也就自然而生了。根本的善,或者根本的德,或者根本的心态,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一个字:诚。心,与道合谓之诚。合,就是不分,也就是悟道。若心与道悖,越悖就越不诚啦。所以,孔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是人生 责任,也是 之善。“诚”是大善,根本的善。离开了“诚”,所有一切的善,都可能是不善。离开“诚”,我们要想得到真善,很难。选自智然老师《大学与中国管理智慧》
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源于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为人权做宣言
为洁心做代言
熔铸青春箴言
攀登雷锋之巅
——青年棒棒*
我的时代已过去,功成不必在我
你的岁月应重燃,此生不可虚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