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销品的方式打造水果品牌,效果竟然这么
(本文约字,阅读时间大概8分钟,希望文章能够给您一定的启发!)
用快销品的方式去做水果?
简直是胡闹!
水果是非标产品,不可能适应快销品标准化产品的推广方式!
这是大家的一致认同的思维逻辑。
但是,最近有一家企业,他们用快销品的推广方式,成功打造了一款水果品牌。不仅从多维度定义了自己的产品,更是将一款不起眼的柚子单品瞬间置于聚光灯下,吸引了各大渠道的眼球,这家企业你最近应该经常听到——庄怡果业,一家专门做柚子的企业。
他们的团队是怎么打造的?
他们是品牌是怎样推广的?
他们如何将快销品经验完美嫁接到水果行业?
笔者专门找到了他们的操盘手吕雅丽女士,为我们解答庄怡是怎样脱胎换骨的!
在庄怡的团队里,大家都喜欢叫她雅丽姐,今天笔者姑且脸皮也厚一厚,跟着喊一声。
两个维度打造
一支战无不胜的水果*团
“你为什么会觉得今天的庄怡有变化?因为我们用快销品的方式去做了一个产品秀,其实快销品最简单的上市会发布会就是这样,但是换成水果行业,因为尝试的人比较少,就会让人耳目一新。所以我认为市场与管理的人才从快销品行业中选拔,这与水果的非标性特点没有任何冲突。”
在我夸赞这次发布会的格调与专业性时,雅丽姐自信的对我说。
庄怡发展到今年已经有27年的历史了,沉淀到今天,其自身的团队本身就很 ,只是因为原来只做大客户贴牌与出口的团队缺少了一些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的原因,为了弥补这个空白,雅丽姐开始从两个维度重构庄怡的团队——销售与技术!
销售团队:
包括品牌中心与市场管理人才清一色从雀巢、欧莱雅之类快销品上市公司由猎头定向聘请。庄怡去年开始构建品牌中心,人才贵在于精,这里有从英国回来的硕士,也有从上市公司出来的高管,虽然只有四人的品牌中心却能够将繁重的品牌打造任务一丝不苟的完成,庄怡品牌今年大放异彩与品牌部密不可分。雅丽姐表示猎头费是招聘人员的年薪的25%,今年为了完善一个销售管理团队,光是猎头费他们都付出去了50万左右,可想其人才重视程度!
技术团队:
就四个字,专业、科班!“技术团队一定要是科班的,没有办法从快销品行业寻找,必须要是科研机构的人才,农科院或者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农学的人才,所以技术方面的人才聘请很难。”熟悉庄怡的人都知道,他们不仅柚子的品质好,而且可以从品种划分、产品等级、农残等级、品质等级、外观等级等多个角度定义自己的产品,从标准化种植到产品分级,没有过硬的技术团队做支撑,一切都是空口白话。
团队改造完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庄怡果业的创始人庄展中先生从老农人到新农人的进化。跟植物打了20多年交道的庄总为了公司的前进完全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低调内敛风格,挑战自己,试着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用自己27年经验告诉大家好柚子的标准!庄总打破了自己的模式,走出了内心的舒适区,让庄怡从源头开始了基因的改变。
就这样,种植经验丰富的创始人+善于管理运营的联合创始人+快销品销售团队+可靠的技术团队=一支战无不胜的水果*团!
渠道组合,将基地的果子利用率无限接近%
“农产品想要将果子销售效率无限提高,必须做到基地整园利用 化,因此销售渠道的合理组合就非常有必要!一个果园长出的果子肯定有大小和美丑之分,我们前期花了很大力气做好客户分级和产品分级,就是为了要让客户需求和产品等级匹配更加合理。”雅丽姐这么对我说道。
确实,想要在农业领域有竞争力,能够给到客户有性价比的产品,就必需更为合理的开发渠道,形成渠道组合,从而提供高效率降低成本。
“果园小果子得有卖小果子的渠道,大果子得有卖大果子的渠道。有的客户在乎口感,有的客户在乎外观,这需要你深入去了解。我们把产品分了这么多种类型,就是为了匹配这样的行业特点。”
雅丽姐表示庄怡目前比较看好的是三类渠道,也是他们将来会比较多去发力的渠道。
类是全国性的有一定体量的生鲜电商。全国性的,平台型的,垂直细分型的电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非常好的C端广告,如每日优鲜,易果生鲜,天猫生鲜之类。
第二类是地域型微电商和社群。这些人更了解他们的客户需要什么,而且他们只服务特定的群体,受众非常聚焦的,服务能力也非常强。
第三类是有一定体量连锁水果店和连锁生鲜店。比如有几十家门店,对产品标准和稳定性有要求,需要与上游有足够大的体量与能力产区基地型服务商形成紧密合作。
“今年我们整体的方向是扩充不同的客户,做不同的渠道和不同的全国客群。
我希望庄怡的渠道客户能够更加了解他们的受众,不论是面对B端还是C端。我比较怕的是客户完全不知道他的用户是谁,特别的随机,这就比较愁人。
我所说的这三类渠道是我们认为未来会有快速发展的渠道,而国内连锁商超渠道,需求非常稳定和明确,也是庄怡的重要渠道构成之一。对我们来说就是渠道的合理组合,每一个渠道我们都需要。"
组合:整理品牌VI成型,向着大单品出发!
发布会那天,我们上午先去了庄怡在平和的基地与加工厂。
由技术人员带队在漫山遍野的柚子海中穿行,看着壮观的采后处理车间和冷库,我联想到了庄怡这些年来的发展。
庄怡其实在国内做的一直都很好,他们年就已经开始跟家乐福合作,年开始柚子出口。
都说做水果难,但是庄怡在这个行业里主营业务二十多年来从没亏过钱!只不过他们以前只做大客户贴牌,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他。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像庄怡这种能够管控上游供应链,每年产量还能逐渐提升的企业开始逐渐发光,而他们所做的大单品已然迎来了 的时代。
“大单品在国际上早已开始了,比如新西兰的佳沛和美国的新奇士和Driscolls。Driscolls只是草莓一个单品就占了美国三分之一的草莓市场,所以在全球来看,农业大单品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中国才刚刚开始,确实也到时候了。”
为了更好的迎接这个时代,庄怡已然做了很多准备。有的人可能会说,这种模式简直是在砸钱呀,要求资本太高了!但是并不是这样,庄怡到目前为止还在靠自己的资金在滚动,雅丽姐和庄总都是量入为出的人,每一分钱恨不得都能攥出水来。
庄怡的分选线是不是很壮观?那是他们自己和三个设备厂家合作,自己画图设计并生产出来的,据说已经在申请专利。
庄怡的品牌VI是不是很有辨识度?那是他们与多个第三方公司合作,亲自了解并再三考量后才确定的 合作对象。庄怡选择的合作伙伴并不一定都是 的大公司,却 是最合适他们的。
有了硬件,软件同样也要跟得上。
庄怡做了一个产品mall系统,他们将会在原有贴牌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产品的 定制。在与每一位客户合作前,都有专人去跟客户碰计划,了解清楚客户的产品需求量,甚至会精细到以星期为单位, 根据所有客户需求的汇总制定庄怡今年的销售计划。
“其实做供应链、产业链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计划管理。今年我们能做哪些客户?我们的产能是否能支撑?比如体量比较大的百果园等客户,今年我们的产能就不太能匹配他,一旦庄怡与百果园全面合作,国内很多其他渠道客户的单子都不太敢接,所以不能一口吃个白胖子,需要慢慢来。”
不过未来3年,庄怡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持续增加供应量,希望可以更加广泛的与众多客户形成合作。
庄主(庄怡的创始人庄展中,公司内人称庄主)紧盯战略,雅丽姐紧盯执行。不论是品牌还是市场,庄怡都至少看5年的方向和目标。
“对于我们来说,预算、策略、目标,是按照一个战略地图规划下来的,我会把今年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的流程支持层面与内部资产支持层面,然后按照战略地图一层一层的落,全局一体化,每个部门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由此,庄怡品牌VI已成,团队组建已定,大单品时代,他们可以在提高速度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稳定性。
笔者在这里只能以模仿张艺谋的红高粱结尾——“庄怡你大胆的往前走呀!莫回呀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