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摘要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异常原因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
目的
分析凝血标本的采集量、离心时间、离心速度、储存时间和标本是否溶血等对PT、APTT、TT、Fib四项检测指标的影响,便于日常检测过程中控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检测例不同因素的凝血标本对PT、APTT、TT和Fib四项指标影响的临床资料.
结果
采血量2.0ml标本和2.0ml标本检测PT、APTT和TT结果均明显长于重新采血合格的标本(P0.05),Fib检测结果短于重新采血合格的标本(P0.05);标本经5、10、15min后不同离心时间检测PT、APTT、TT和Fib结果间比较(P0.05);标本经r/min离心5min和r/min离心15min,其四项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本在室温(20℃-25℃)环境下储存1h后检测凝血四项结果与立即送检标本检测结果比较(P0.05);标本储存4h后检测APTT长于储存2h标本,TT明显短于储存2h标本(P0.05),PT和Fib检测结果与储存2h标本比较(P0.05);标本在4℃环境下储存1h、2h、4h后检测凝血四项结果,不同时间之间比较(P0.05),不同储存时间段与立即送检标本检测凝血四项结果比较(P0.05),溶血标本检测PT和APTT结果明显短于未溶血标本检测的结果(P0.05);溶血标本检测TT结果明显长于未溶血标本(P0.05);溶血标本检测Fib结果与未溶血标本(P0.05).
结论
抗凝比例不合适、室温时间储存过长和标本溶血与否等都是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异常原因,可用r/min离心5min替代r/min离心15min以更快速地向临床报告检测结果.
作者和来源作者:陈勇凌建徐容李倩作者单位: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刊名: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1(9)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