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浅析抗疫中的文化差异中国日报网

  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果断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同疫情开展坚决斗争。我们二个月就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超出了大多数专家的预判。我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我们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因素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在新冠病*尚未在欧美肆虐时,西方国家常常冷嘲热讽中国应对病*的做法,他们无法理解中国为什么封城,为什么限制出行,为什么要求人人戴口罩。现阶段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控制,目前全国除了输入病例只有少数地区新增极少量本土病例。而此时,西方很多国家尤其是在美国新冠病*正在快速传播,对比中国而言,他们的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消极。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灾难来临之际各个民族骨子里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差异,在世界各国人民应对疫情的表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抗击病*需要*府采取措施,同时也需要民众的配合。至于民众的配合度,取决于他们对疫情本身以及*府发布*策的态度、是否顺从必要时对自由的各种约束,这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接触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详细分析是什么样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抗疫效果的截然不同。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在应对疫情中各个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观念是不同的。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在基督的教义中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他们更注重自己精神的世界,更享受当下,对死亡的恐惧自然比东方淡薄的多。在疫情中他们往往显得从容淡定,生活聚会更是照旧,*府也是缺乏宣传。与西方宗教提出的“轮回转世”“上天堂”不同,比其信仰上帝,国人更相信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古以来皆为如此。在“听天命”之前须得“尽人事”,在生命保全和经济保全之间我们必定选择生命保全,可谓“极尽人事”。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生命观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文化中,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在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人大多避讳死亡、恐惧死亡。所以在疫情爆发下,大家惊慌失措,力求保命,口罩被一抢而空,听从*府指挥少出门、不聚集,只要可能危及生命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

此外,中国人民与病*的抗争不仅仅在“隔离”,更体现在了“养生”。面对死亡的威胁,习惯居安思危的国人更加意识到了养生的重要性,在全民居家的环境下,我们打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zpjs/15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