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异见者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古往今来,但凡明君、圣人、贤者无不胸怀若谷,海纳百川。他们之所以圣明贤德,除了自身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们善好学习,能听得进异见。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其过程是激烈的,而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不同层次的人也许很难交流,但不同层次的人也能看到对方看不到的风景。无论处于哪个层次,他们看到的都是整个森罗万象的一部分。因此,想要更多的了解大千世界,需要多听不同见解。
当今中国社会,相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差之甚远,德才兼备者独善自身;有德无才者退居市井;有才无德者高枕殿堂;无才无德者攀附权贵。言论统一、思想统一所带来的傀儡文化比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更加恐怖。死亡意味着神形俱灭,而傀儡意味则着抹杀灵*,行同走肉。
小到家庭,大至社会,一言堂现象十分普遍。长久以来的奴性思维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对于长者、权威、能吏尊敬,但尊敬并不意味着与顺从划等号;尊敬也不意味着不能提出异议,发表己见。
在家庭中,如果一家之主非常强势,独断专行,其结果往往是亲人不亲。在企业中,有这样一个领导或老板,企业寿命也会大打折扣。在大殿中……
从闻者角度看,对于不同意见、不同观点,让别人说说又何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何乐而不为?
从言者角度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也是检验自身认知的试金石。真相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透。
从古至今,言者无罪是所有盛世特征。容得下异见、听得进异见是盛世的气度和器量。且不论世上是否真有人能够堵住天下人的泱泱之口,即使有也并不能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算别人不说,该发生的终究还会发生。
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撕碎了浮夸的外衣。自那时起,不少内部运作规律就发生了彻底转变。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涌现了一批反对之声,反对放宽货币*策、反对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反对托底救市。然而,这些声音随着时间慢慢变弱逐渐消失。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年开始,别说反对声少了,就连发声都越来越难了。舆论的统一开始固化人们的思想,思想固化的同时也是在抹杀思辨力。
自年之后,国内金融乱象层出不穷。相信很多在国内金融圈待过一两年的人都知道,金融开放对当时甚至现今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金融开放后,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中晋、快鹿、钱宝等魑魅魍魉先后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程度危害。贵金属、原油交易所更是遍及五湖四海,变成了笼罩在全国韭菜上空的阴霾。
在金融开放后,高利贷这门灰色业务以病*传播式速度向全国蔓延。期间,引发了类似“辱母杀人案”、大学生校园裸贷等恶性社会事件。最可怕的是,影子银行规模的壮大也加快了债务膨胀速度。
在金融开放后,不少人为两融业务开放拍手叫好。年掀起的股市泡沫因解救了受困于上一轮“”的股民而受到追捧。可是,金融加杠杆最终换来的是新一轮股灾。证监会甚至在救市期间还盲目推出了熔断制度,结果险些引发二次灾难。
缺乏监管及没有风控的金融改革如同脱缰野马,这种操作非但除了闯祸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好处。
如果当初有人敢于站出来,指出问题、提出异见,主事者也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气量接纳异见,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年金融危机后,房地产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经济支柱。“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国策。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并且杠杆操作后,房地产企业、炒房资本获得了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暴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房价与发达国家的房价差距瞬间缩短,如今应该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
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成为为发达国家,原本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我们喜欢“创造奇迹”,在短短十几年内就靠房地产实现了这种目标,至少在表面数据上实现了这一目标。然而,这种“奇迹”是货真价实还是昙花一现呢?
年之前,国内没什么声音敢于批判房地产行业的过热现象。因为大家都在享受泡沫。这时候,如果有人要刺破泡沫,肯定是得罪人、没朋友。也正因为这样,国内对于异见者采取了打压、封杀,进而错过了 调控时机。现在即使有人高呼“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也已经为时已晚。
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非但是行业问题,更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和社会问题。因为房地产泡沫,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踏踏实实干活赚的钱还不如去炒房,企业家们心灰意冷,不干实业都跑去炒房了;因为房地产泡沫,许多人买不起房,连婚都不敢结,别说生育下一代了。有网友调侃称,“房价就是 的避孕套。”此话也许低俗但却正中要害;因为房地产泡沫,大量资源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导致整个经济结构完全扭曲。
事到如今,这个泡沫吹不下去了,现在才知道要解决问题了。但是, 时机已经错过,现在房地产调控举步维艰,即不能让房价崩,也不能再让房价涨。房价崩了会发生系统性问题,房价涨了脱实入虚更加难以逆转。房地产调控进退两难。走到今天这一步,谁的锅?
如果当初有人敢于站出来,指出问题、提出异见,主事者也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气量接纳异见,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还在为“世界工厂”的标签沾沾自喜,还在努力提高产量,争取这个规模 ,那个产量 。中国出口世界 ,钢铁产量世界 等光环背后所蕴含的危机被忽略。
年美国结束QE后,全世界恍然大悟,原来外需并没有那么强劲,各国都开始关上大门保护本国市场。全世界的总需求早已饱和,产能过剩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所以,我们意识到需要调结构、去产能、降库存。口号喊了,文件也发了,但执行结果却是结构迟迟没法调,产能越去越多、库存越降越多。
今年,美国商务部狠狠地甩了中兴通讯一巴掌。这一巴掌打醒了中国的左派、同时也激怒了右派。左派意识到差距,需要根本性的变革;右派认为这是挑衅,高举民粹主义大旗坚决还击。
以前,还有人认为依靠财富积累中国变得有钱了,有钱就能买设备、买技术、买天下。然而,事实结果告诉这些愚昧者,核心技术是 买不到的。
高端、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中国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一截。而且,由于体系僵化,很多改变实在太难,别说弯道超车了,能顺利地转弯就已经不错了。
当初WTO给予中国15年过渡期优惠*策期间,我们沉迷于低附加值量产效应、人口红利规模效应来积累财富,国内鲜有对于高端技术、核心技术的钻研,反倒是学术造假层出不穷。这些过往种下的因,变成了现在的果。中国在新时代竞争中落后了。
如果当初有人敢于站出来,指出问题、提出异见,主事者也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气量接纳异见,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只有轮回。什么都不改,什么都不会变。历史的价值在于引以为鉴,不从历史中学习和反思,悲剧只能反复重演。
*晟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