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爱妃苹果,你不了解这个,恐怕又是
6个苹果卖元,这个苹果让很多人发了财,那就是“爱妃”。高价格引来很多人趋之若鹜,这里面有种植者,基地老板,还有果农。为什么价格这么高?利润这么大呢?莫非吃这样的苹果能成仙?当然这只是玩笑啦,那爱妃苹果为啥这么挣钱呢?
首先,进口的“爱妃”苹果来自新西兰,新西兰虽然我没去过,但是这个国家的农产品,大多都代表着高端。像进口的车厘子,大家都知道智力车厘子每年到中国的出口量很大,但是,智利车厘子在中国的批发价,可能30-80块钱一斤,根据品种,大小不同,价格也是有高有低,但是新西兰的车厘子呢?在中国的批发价每年不会低于块钱一斤,那是真正的高端,佳沛奇异果也是如此,一盒二十五六个金果,批发价都要超过块钱一箱,这个价格,是国内任何一家奇异果品牌都无法超越的。可以说,在猕猴桃,奇异果领域,佳沛就是高端的代名词。记得有一年在上海,佳沛来了几柜(具体数字记不清了)的奇异果,消息一传出,所有货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而且是先拿货,后出价格。
再说说“爱妃”苹果,每年,“爱妃”苹果大箱的批发价格在25元/斤左右,小包装的会更贵一些,一般6个果的批发价在元一箱左右,在苹果这个单品领域,既有量,而且还能保证卖到这个价位的,全世界也只有“爱妃”苹果了。
新西兰的农业能做的这么好,绝非偶然。除了品质这个最基本的保障外,人家玩营销,玩的也是十拿把掐。欲擒故纵这招,新西兰这个国家是玩明白了。他们的货,永远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进口货和国产货永远都是互补的状态,这个每个国家都一样,进口货不会同时和国产货抢市场,五六月份国产大樱桃上市,这个时候你是看不见车厘子的,冬天没有樱桃了,进口车厘子来了,而新西兰的车厘子,当你这个规格的卖的好了,下一批货,必定是另外一种规格,就是吊着你的胃口,奇异果也是如此,这段时间这批包装卖的不错,过段时间,就给你整个小包装,永远是让你想着他。而且到货量也是非常有限,到中国之后,你不走点关系,真的是想拿到货都很难。新西兰的农产品,不会因为这段时间卖的好了,就大批量的涌入中国,你想想,天天供不应求,这价格,还能不稳定?
其次,我想谈谈进口货与国产货的区别。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进到中国来的水果,也都是世界各地的好水果了,肯定是各个品类的一二级货,那些瑕疵货,是没必要大费周折出口到中国的。因为和国产货打时间差,所以这销售价格,基本就没有太便宜的。像现在上市的无籽提,秋田脆(葡萄类),批发价格都四十多元一斤,山竹榴莲就更不用说了,冬天的车厘子,水蜜桃,芒果,价格也都在几十块钱一斤,所以,进口的“爱妃”苹果卖到二十几块钱一斤,真的不贵。这里面有种植成本,有飘洋过海的费用,海关的费用,有市场的费用,有贸易商的费用,层层加起来,几十块一斤的水果真的是很正常。如果我说中国人崇洋内外,可能大多数人不爱听,但是就水果销售而言,不管是送礼还是自己吃,搞点进口的,他就是比国产的东西要高一个档次。
再说说国产货,因为农产品产自中国,所以你可以选择价格稍微贵点的一二级货,当然你也可以看到瑕疵货,只要这个水果能进批发市场,就一定能卖掉,只是好的卖高价,次的卖低价而已,这里面,只有一个种植成本和一个运输,市场的费用,水果的综合成本,就要比进口货低不少。
但是我认为,国产货和进口货,最大的区别就是量的把控。中国的种植,是一种无序的种植,当一种产品有红利期后,国内就会盲目跟风,面积就会突飞猛进,盲目扩张,像红富士苹果,阳光玫瑰葡萄就是个例子,种的多了,那些不适合栽植的地区所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就会有所下降,品质低,只能低价出售,本来是一个高端的东西,经过无序种植这么一搞,好的也变成差的了,低价搅市场。而进口货呢,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贸易商背后都有强大的团队在做市场调研,当然偶尔也会出现烂市的场面,但是几率很低,概率很小。所以,进口货基本常年都稳定在一个高价位运行。
那么,在中国,种植“爱妃”苹果,究竟行不行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心态,不要过度追求高利润,品种的红利期,肯定会有,但是必定不会长久存在,我认为最多不会超过五年,现在的信息这么透明,一旦一个品种有红利期,全国上下就会疯狂跟随,当供大于求的时候,红利期就不复存在,五年之后,赚得就是优果优价这个钱。因为中国的盘子实在太大,要想达到和国外一样控制供求,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次,不要对标进口货,比方说,进口“爱妃”零售卖到30元一斤,国产也是这个价格,如果你送礼,你是会选择进口,还是国产呢?
其实我觉得,种什么东西,种好了都一样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品种的红利期肯定会有,但是,究竟这个品种适不适合这个地区发展,管理技术能不能跟上,这里面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如果优质果率差,病虫害多,这样的新品种,你说种了又有啥用呢?所以说,在选择新品种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谨慎,做好全方位的调查,调整好心态,还是非常重要的。
文/吴永鉴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