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稀世名荔妃子笑,全国名荔唯此有,

  中科公益抗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20627/11081309.html

福建种植荔枝至迟于唐代已开始,在漫长的种荔史上,福建荔枝名种如火丁香、周家红、十八娘、法石白、大紫、乌叶、兰竹等至今仍遐迩闻名,然而产于宁德市三都岛的稀世名荔“妃子笑”,却鲜为世知。

“妃子笑”除了果大、核小、味甜、汁多外,与其他荔枝相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迟熟。它的成熟期在阳历8月,比广东早熟的“增城挂绿”迟收4个月,比莆田迟熟的“陈紫”还迟收1个月。当全国各地的荔枝皆已过生产季节后,妃子笑却正果压枝头,长林吐丹,“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初植“妃子笑”的确切年代虽史无明载,但乾隆时期版《宁德县志》却对此提供了有关线索,据载“(明)正德四年十月望日,大霜连日,三都及六、七都荔枝、龙眼树大数围者皆冻死……”这里所说“大数围”的“三都荔枝”即是“妃子笑”,说明了大约宋元时代三都岛就已有此荔,只是在明代以前此荔尚未正式定名而已。至明初,此荔以其优质和迟熟的特点始受人青睐,明廷曾敕命地方官每年用快马驿运进贡,在钦定的数额未满之前,庶民不得尝新。果农的劳动成果横遭掠夺,徭役也随之加重。后以此荔亦用驿运进贡,情景与唐诗人杜牧所咏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似,便取诗意,名之为“妃子笑”。

近年来,妃子笑饮誉全国。每当此荔成熟时,不少省市客商竞相前往收购,乃至运往北京招待国宾。有人曾在三都岛上贴一副对联,曰:“全国名荔唯此有,天下异果别地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mr/15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