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与视功能异常有关详解视功能检查结果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72203.html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m.39.net/pf/a_5941757.html

推荐语

临床工作中,因视疲劳等问题到视光中心寻求帮助的人群日益增加,针对这部分人群,单纯进行屈光检查不足以发现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因此要为他们进行视功能方面的检查。此篇医院视光中心同仁梳理的视功能检查包含的内容及检查结果分析。

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含:双眼视功能检查、调节功能检查、集合功能检查三部分。

每部分的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Worth-4dot视标

立体视视标

Worth-4dot结果分析:如果顾客看到4个点是正常的,说明存在同时视、正常的融像功能。如果顾客看到2个点,说明左眼抑制;如果顾客看到3个点,说明右眼抑制,即都没有同时视功能。如果顾客看到5个点,说明没有很好的融像功能。

调节的检查中,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均为双眼检测,而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既可以进行单眼检测也可以进行双眼检测,而这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是调节还是集合出现的异常,因为在检查单眼时,调节不会受到集合的影响。当然,对于正/负相对调节来说,在遇到单眼弱视或屈光参差人群,怀疑单眼调节能力异常时,也可以进行单眼检测,然后进行左右眼间的结果对比。

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调节不足、调节过度、调节灵活度不良、调节不能持久。

调节不足的体征:

(1)调节幅度降低,比年龄相关最小调节幅度低2D以上;

(2)调节滞后:MEM结果大于+0.75D;

(3)单眼调节灵活度下降,-2.00D镜片通过困难;

(4)正相对调节(PRA)降低。

调节过度的体征:

(1)调节幅度:正常;

(2)调节超前:BCC结果小于+0.25D;

(3)单眼调节灵敏度下降,+2.00D镜片通过困难;

(4)负相对调节(NRA)降低。

调节灵活度不良的体征:

(1)调节幅度正常;

(2)调节反应正常;

(3)单眼调节灵敏度下降,+/-2.00D镜片通过困难;

(4)正负相对调节(PRA,NRA)降低,也有部分顾客正常。

调节不能持久的体征:

(1)调节幅度正常;

(2)调节滞后:BCC结果大于+0.75D;

(3)单眼调节灵敏度下降,-2.00D镜片通过困难;

(4)正相对调节(PRA)降低。

非斜视性集合功能异常包括:集合不足、集合过度、基本型内隐斜、基本型外隐斜、融像性聚散功能异常、散开不足、散开过度。

集合不足的体征:

(1)看近时外隐斜大于看远4Δ(近眼位通常大于6~8Δ外隐斜);

(2)集合近点(NPC)变远,大于6cm;

(3)AC/A≤3;

(4)正融像性储备减弱(≤15棱镜度)。

集合过度的体征:

(1)看近时内隐斜大于看远;

(2)集合近点(NPC),可直达鼻尖;

(3)AC/A大于7;

(4)近距离BI范围变小,BO范围变大。

基本内隐斜的体征:

(1)看近和看远时内隐斜眼位基本相等;

(2)远近负融像性储备减弱;

(3)AC/A正常。

基本外隐斜的体征:

(1)看近和看远时外隐斜眼位基本相等;

(2)远近正融像性储备减弱,集合近点远移;

(3)AC/A正常。

融像性聚散功能异常的体征:

(1)无显著的隐斜;

(2)正负融像性储备均减弱;

(3)集合近点可轻度远移;

(4)单眼调节灵敏度可正常,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镜片通过困难;

(5)NRA/PRA均减弱;

(6)AC/A正常。

散开不足的体征:

(1)看远时内隐斜度数大于看近8~10棱镜度;

(2)远处负融像性储备减弱;

(3)AC/A≤3。

散开过度的体征:

(1)看远时外隐斜度数大于看近10~15棱镜度;

(2)远处正融像性储备减弱;

(3)AC/A大于7。

视功能检查顺序遵循的原则为,先进行远距离检查再进行近距离检查,先检查放松能力再检查紧张能力。通过双眼视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定双眼视的类型后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方式,包括验配框架眼镜不同功能的镜片、角膜塑形镜、RGP、视觉训练等等。

来源

医院视光中心(ID:tianjin_yanke)

作者

裴颖(和平路分中心)

原文名

视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本文转载已获授权,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其他平台若需转载请联系原发

值班编辑

*渝总编

张玲

合作/投稿邮箱

Lynnzhang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ccfs/9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