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钱树的刻意与偶遇

  三毛的录音 http://www.qiruicar.com/xzqh/5762.html

年9月5日雨转多云

****关键植物****

排钱树

葫芦茶

假地豆

昨晚回了趟中山老家,今早才匆匆赶回珠海。因惦记着排钱树的花开模样,尽管只有半天时间又下着雨,我还是执意上山去。神赐的力量,当来到了山脚下时,雨就停了。

直奔现场,果然开花!排钱树因那一串串酷似古代铜钱形状的叶状苞片而名,去年7月在山脚首次发现,却疏于跟踪记录错过了花期,待今年1月路过再观察时只剩下那锈迹斑斑的“铜钱”。所以才下定决心刻意记下花期,按订好的时间表,从7月底起隔一两周就来观察一次,对上一次观察是两周前的8月15日,叶状苞片“铜钱”已经成形,踏进9月初,花应该开了,所以才这么有信心能看到它美丽的蝶形小白花。

▲典型的蝶形花冠之美(旗瓣-翼瓣-龙骨瓣)▲

排钱树Phyllodiumpulchellum,豆科的蝶形花亚科排钱树属,拉丁文属名phyllon叶+eidos指“苞片极大而呈叶状”,种加词pulchellum意为“漂亮的、美丽的”。分布在南方各省,农村丘陵荒地、路旁或山坡疏林中常见,除了排钱树这“发财名”之外,各地土名众多:圆叶小槐花、龙鳞草、排钱草、尖叶阿婆钱、午时合、笠碗子树、亚婆钱。那总状圆锥花序圆圆的叶状苞片,是排钱树最显著的特征。

▲19年7月首见,羽状三出复叶很有个性▲

▲20年1月见“铜钱”叶状苞片,花早谢▲

▲叶状苞片刚冒出(拍于20年7月25日)▲

▲叶背下面疏被短柔毛(拍摄时间同上)▲

▲叶状苞片排列成总状圆锥花序状(拍于20年8月8日)▲

▲叶状苞片圆形,直径1-1.5厘米(拍摄时间同上)▲

▲叶状苞片两面略被短柔毛及缘毛,具羽状脉(拍于20年8月15日)▲

▲叶状苞片基本成型,长8-30厘米或更长(拍摄时间同上)▲

▲花梗长2-3毫米,被短柔毛(拍于今天,下同)▲

▲花萼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

▲伞形花序有花5-6朵,藏于叶状苞片内▲

▲花冠白色或淡*色▲

对哟!还没拍到排钱树的荚果,果期为10-11月,看来下个月还得继续来!

满心喜悦继续沿山路走,只见地上好多紫色小花,起初以为是最近常见的显脉山绿豆而忽视,但当无意看到它独特的叶子时才恍然大悟,天啊,这可是葫芦茶呀,我还没拍过它的花呢!错过就是罪!马上原路退回重拍,盛开的除了花还有荚果,鲜艳的蝶形花越看越漂亮,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今天是交了什么好运?你如此关照,刚刚花的45元高价的士费,瞬间变得太超值了吧!

▲花2-3朵簇生于每节上;苞片钻形或狭三角形▲

葫芦茶Tadehagitriquetrum,也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分属葫芦茶属。拉丁文属名Tadehagi为纪念日本植物学家田手荻而名,种加词triquetrum意“三角骨,三角的,三棱的”。因为它具有叶片状阔翅,使得全叶就像是倒转的葫芦,所以中文命名为葫芦茶,在民间,大多数用它来煮水当凉茶饮用。多生长于两广、云贵、赣闽等南方省份的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又名懒狗舌、牛虫草、百劳舌。“单身复叶”是葫芦茶 认的标志。

▲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

▲荚果密被*色或白色糙伏毛▲

▲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

▲卵状披针形单身复叶是葫芦茶的标志▲

依依不舍继续前行,很快又被眼前这大簇假地豆所吸引,一边开花一边结果,小花颜值甚高,花瓣从纯白间再染出淡紫、粉紫到大紫大红,像调色盘一样绚丽。本种还属于新录入品,偶遇的惊喜。花开了才知道,原来这一带路边都长有好多假地豆,绿叶中的点滴浪漫高贵美丽。

▲这一簇开得最灿烂▲

▲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平卧▲

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on又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归属山蚂蝗属。拉丁文属名desmos链+eidos相似,指“荚果节间缢缩如链状”,种加词heterocarpon来自希腊heteros“不同的”和karpos“水果”。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西至云南,东至台湾。生于山坡草地、水旁、灌丛或林中,所以地方名甚多: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异果山绿豆、大叶青、假花生、山土豆、山地豆、稗豆……地豆往往是马铃薯的别称,那为什么本种叫假地豆呢?与马铃薯(即阳芋)都不同科,不一样的花,难道也有块状地下茎?可书上没记载。不得其解的中文名,这“假”字帽子可是要戴一辈子的哟。圆润的椭圆形羽状三出复叶是本种的标配。

▲羽状三出复叶长椭圆形或宽倒卵形▲

▲雄蕊二体,雌蕊子房无毛或被毛,花柱无毛▲

▲荚果密集,狭长圆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极密▲

▲苞片卵状披针形,在花未开放时呈覆瓦状排列▲

排钱树的刻意,让我连续偶遇三位蝶形花亚科佳丽,心中乐滋滋的。

有一年时间没从东坑B线登顶,因为相对而言此路植被单一,但赶路,得争取时间早点到滚石路顶搜拍植物。今天上山的第二锁定目标,我心中的植物乐园。

▲东坑B线是防火带种植以荷木为主▲

其实这路上很多植物也开花了,包括那些毫不显眼几被忽略、行者匆匆脚下的“草”。草多为禾本科与莎草科植物,可要认真研究学习分辨还是很高难度的,按现在我的水平也只能先收录不敢深究。个别稍容易点的,整理在本游记 的“一图一植物”,假如你好奇的话,可“快速滑底”瞅瞅微距镜头下的草,开花到底长什么模样。

东坑B线上也有惨不忍睹的现状,那就是半修半停的“凤凰山公路”。不是说修路就是为了保护凤凰山、万一山火抢险与森林观光,怎么感觉却像是破坏?都修了快三年,所谓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犹如大空话,青山绿岭无奈沦为*土高坡。

▲爱护森林人人有责,修成这样也是“爱护”吗?▲

▲如刀横割在凤凰山北麓的凤凰山公路工程▲

只好自我回调心情,多抢拍点植物实样吧。滚石路顶植被茂密,粗略统计也有近百种植物,值得有关部门重点保护。时间关系,兜了一圈,还是有收获的,如岭南青冈的果实就是 次拍到。

▲滚石路顶,我的植物乐园▲

▲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championii(壳斗科)▲

半天也要上,主要因为接下来两个周末都不在珠海,像排钱树花期一错过,又要等一年。今天确实是信心之举,偶遇蝶形花之美日。

▲近在眼前,我的家园▲

▲香洲与大镜山水库▲

▲唐家湾与在建的红花山公园山路工程▲

▲上周刚好能淌过的坑尾水库小路又淹了▲

▲凤凰山*昏与水拥坑村▲

凤凰山,26号再见。

无论是刻意还是偶遇,一切都有你的美意。

植物名词解释:

1、蝶形花冠:花瓣5,向下覆瓦状排列,上部1枚在外,名旗瓣;两侧2枚多少平行,名翼瓣;下部2枚在内,名龙骨瓣。

2、苞片:位于正常叶和花之间的单片或数片变态叶,也称苞叶,是叶的一种变态类型,着生在花的下面。许多苞片聚生在花序外围的,则称为总苞。苞片和总苞都具有保护花芽和果实的作用。

3、单身复叶:复叶的一种。形似单叶,但其叶柄与叶片之间有明显的关节。以此区别于真正的单叶,如桔、橙、柚等的叶。单身复叶可能是由三出复叶中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成。

温馨提示:

1、图片均为原创,全拍自凤凰山,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植物简介参照网上《植物智》、《深圳植物志》;

3、感谢日本好友小五郎提供”葫芦茶“属名Tadehagi的日本汉字”田手荻“翻译、一帆大师提供“假地豆”种加词heterocarpon的翻译;

4、欢迎喜欢野生植物或珠海凤凰山的朋友留言加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ccfs/9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