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1.促进茶树扦插生根

2,4-D;茶树插穗或母株经2,4-D处理后,可加速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不定根的产生。据研究表明,2,4-D对地下部根系的生长促进较明显,主要是加强了初期细胞分裂,体积增大,吸水增强增多,使受刺激的细胞组织加快养分吸收速度,促进插穗发根和生长,提高成活率,保证壮苗。江西省试验,扦插穗发根比对照提早20d,平均每个插穗发根34.2条,为对照的4.8倍,成活率达96%,比对照提高14%。

插穗基部浸渍:将插穗基部1~2cm处浸在40~80mg/L的2,4-D溶液中,12h后取出即可扦插。

母树喷洒:当母树留养新梢成熟时,于剪穗前7~9d,喷洒50mg/L的2,4-D和30mg/L的增产灵,要充分湿润新梢枝条枝叶,每亩树冠喷水溶液~kg。

使用须注意,插穗的浸渍时间,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时应严格掌握药剂浓度,因为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可促进生长,过高会抑制生长或枯死。

萘 (钠):在插前使用60~mg/L药液浸泡插条基部3~4h。为了提高效果,还可使用a~萘 (钠)50mg/L+IBA50mg/L浓度的混合液,或a~萘 (钠)mg/L+维生素Blnbsp;5mg/L混合液。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浸泡时间,时间过长则引起脱叶,萘 (钠)有抑制地上茎、枝生长的副作用, 与其他生根剂混用。IBA;插前使用20~40mg/L药液,于插条基部3~4cm长浸3h。IBA见光易分解,药品须用黑色包装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ABT生根粉;生根困难的茶树品种用ABTl号生根粉mg/L,生根较易的品种用ABTl号生根粉~mg/L或ABT2号生根粉mg/L醮粘5秒钟,放置8h,然后扦插。可以促根早发,比对照提早l4d;使根数增加,比对照多l8条;提高成活率,比对照高4l.8%;增加幼根干重,比对照重62.5%;增加株高,比对照高l5.3cm。处理后成活率几乎达l00%,出圃率提高29.6%。总产值增加40%。ABT生根粉在茶树扦插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三十烷醇:用5或10mg/L的三十烷醇浸插穗6h来提高发根率、增加发根数和根长度。

2.促使茶芽萌生

赤霉素;赤霉素的增产作用,主要在于它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芽叶萌发,刺激和加快新梢生长。采叶茶园喷施后,休眠芽受到刺激而迅速萌发生长,芽叶数增多,对夹叶减少,持嫩性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试验测定,新梢密度比对照增加10%~25%,春茶一般增产15%左右,夏茶增产20%左右,秋茶增产30%左右。

使用浓度要适当,一般以50~mg/L较为合适,每亩全株喷洒50kg药液。春季温度较低,浓度可适当高些;夏、秋季温度较高,浓度要适当低些。根据各地经验,掌握芽一叶初展喷施效果好,低温季节全d均可喷施,高温季节宜在傍晚进行,以利茶树吸收,充分发挥其药效。赤霉素可与酸性农药或化肥混合喷施。

叶柄注射10mg/L和40mg/L赤霉酸对未分枝的幼龄茶树作的处理,可打破休眠,到2月中旬茶树长出2~4片叶子,而对照茶树直到3月初才开始长叶。

使用须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混合,而混入0.5%尿素或1% 铵效果则更好;严格施药浓度,每茶季只宜喷洒1次,且喷后要加强肥水管理;赤*素在茶体内作用为2周左右,所以采摘茶叶以1芽3叶为宜;赤霉素要随配随用。

三十烷醇;三十烷醇乳粉能提早茶树发芽,促进新芽和新梢生长,增加芽头密度和1芽3叶密度,增产效果明显。清明前15d左右处理可以增加;明前茶:产量。在每次采摘前7d左右(1芽1叶初展期及其后15d),用0.5~1mg/L三十烷醇乳粉,每亩药液50kg左右,全株均匀喷洒。注意严格用药浓度,使用时若加入3%的尿素,效果则更好。

3.促使茶芽生长

复硝酚钠;茶树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后显示了多种生理效应,一是芽叶的间距伸长,芽重增加,据测定芽重比对照增加9.4%;二是刺激不定芽的萌发,发芽密度增加了13.7%;三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叶色增绿。据2年试验平均,春茶增产25.8%,夏茶增产34.5%,秋茶增产26.6%,年平均增产29.7%。茶园常用稀释倍数为0倍,每亩用原液12.5mL加水50kg喷雾。各季茶芽萌发前垄施,能促进腋芽早发。但春茶前期使用更具有经济价值,一芽一叶初展期喷施,吸收能力强,增产效果明显。春茶一般喷施2次左右,夏、秋茶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与农药混用,均匀喷洒于叶片正背面,湿而不滴为适度,达到治虫和促进生长两个效果。

使用须注意,使用时,不要超浓度,如喷施后6h内下雨,应重新补喷;喷洒雾滴要细,以增强附着力,均匀喷湿叶片正背面,不滴水为最适;原液保存应选择避光、凉爽之地。

三十烷醇;三十烷醇是20世纪80年代在茶园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喷施后能调节茶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利用,促进腋芽萌发和生长,延伸节间长度,扩展叶面积,提高正常芽叶的比率,并增加茶芽的萌发密度。据试验,一般增产在9%~24%;芽梢长、百芽重都有增加的效果。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对杭州市西湖区试验取样分析,喷洒三十烷醇后,芽叶中的 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22%、8.48%、5.28%。

喷洒浓度以0.5~1mg/L为宜,每亩用量25~50mL加水50kg。以茶芽萌发鱼叶初展至一叶初展时,喷施三十烷醇效果 。每个茶季喷2次,间隔15d左右。为了提高喷施效果,还可加0.3%的尿素混配使用。

使用须注意,喷洒时茶树叶片正背面要喷湿而不满,以节约稀释液;操作时早晨露水未干,中午高温应避开, 择傍晚或阴天进行;在生产茶园中喷施,春茶施用浓度适当高于夏、秋茶,不宜连续多季和多年使用,注意品种的调换应用。

4.抑制茶籽形成

栽培茶树是为了多采它的嫩梢,因此对于采叶茶园来说,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花果生长,促进芽叶生长,是增加茶叶产量的一项有效途径。 利在茶树上的作用机理在于促进花柄、果柄中的离层细胞活性,实现脱落的目的。据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试验,一般喷后约15d,落花率达80%左右。由于减少花果对营养物质的消耗,翌年茶叶产量可增16.15%。喷洒浓度以~0mg/L比较适宜。由于 分子的释放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花蕾小、组织旺盛生长或温度较高时,浓度应适当降低;在大部分花已开放,生长缓慢时或温度较低时,浓度应适当高些。10~11月进行喷洒,除花果增产效果 。

利:喷洒浓度不可超量,否则会引起异常落叶,落叶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多;为了减少落叶, 利加配30~50mg/L的赤霉素混合喷洒,具有显著的保叶效果,而不影响疏花蕾的效果;喷洒时应择阴天或傍晚为宜,要求施药12h内不遇雨。

5.加快种子成苗;种子繁殖是茶树繁育茶苗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才能提高出苗率,加速成苗,提前出圃一直是困惑常规栽培的难题。而应用植物生长物质如a~萘 (钠)、赤霉素等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幼苗根系发达,生长快壮,提前出圃。

萘 (钠);用mg/L萘 (钠)药液浸泡茶树种子48h,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可提早出土15d左右,齐苗期提早19~25d。赤霉素;以mg/L赤霉素药液,浸种处理茶籽24h。为提高应用效果,使用时应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吐温~80等。

6.提高茶叶产量

苄 嘌呤糠 嘌呤(激动素)可促进新枝长度,增加茶苗侧枝长度和侧枝数。赤霉素可增加茶苗节间长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两者单独或混合使用可以促进嫩枝和叶生长,增加采茶次数,提高茶叶产量,对质量无明显影响。

具体方法,用糠 嘌呤(激动素)50~mg/L药液涂于叶片和腋芽,或以75mg/L药液进行叶面喷洒,从茶芽膨大起,每7d左右喷1次,到茶季结束。赤霉素可在早春用5~50mg/L药液喷洒,或mg/L药液进行叶面喷洒。

增产灵;用10~40mg/L增产灵溶液喷洒茶树,可促进茶叶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1.8%复硝酚钠水剂;茶树鲜叶产量取决于发芽密度和百芽重。试验表明,1.8%复硝酚钠水剂各浓度处理和喷施宝处理的茶树发芽密度均比清水对照增加20%以上,新梢长度、新梢重量及一芽三叶百芽重也明显优于清水对照。1.8%复硝酚钠水剂的增产效果优异,1.8%复硝酚钠水剂不同浓度处理的增产效果以倍 ,其次是倍和0倍。

1.8%复硝酚钠水剂可在茶区作为茶树的叶面肥进行推广使用。使用浓度以~倍为宜,亩喷药液量50~60kg。目前茶区低容量喷雾较为普及,在同杀虫剂混合使用时,建议每背包水中加1.8%复硝酚钠水剂的剂量不超过5mL。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茶芽生长,影响茶叶产量。一个茶季喷施次数,应根据茶树的具体生长情况而定,若采摘后蓬面仍有较多的小芽头,可再喷施一次,这样可确保全季增产。

芸苔素内酯;0倍液能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增加发芽密度,提高芽叶产量。还能使鲜叶增产17.8%。干茶增产15%,增产效果明显。茶树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分和能量,在9月下旬至l1月喷施mg/L的 利能起到很好的减少花果的效果。

矮壮素:则可增强生殖生长,提高茶树的座果率和茶果产量,这对提高某些结实率很低的茶树品种,以及以采收茶籽为目的的茶园具有应用前景。用0、3O00mg/L的B9,及mg/L矮壮素和mg/L矮壮素处理临海水古茶,能使茶果产量提高68%~70%。

对 氧 ;又称防落素或番茄灵,用60mg/L对 氧 于春、夏、秋各季茶萌发前喷施1~2次均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l0%到20%之间,处理后茶芽干重、 酸含量以及总氮都有所增加;感观审评与分析结果一致认为色、香、味都优于对照。说明对 氧 既能提高茶叶产量,又可改善茶叶品质。

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伸长。研究发现,经赤霉素处理后茶树的休眠芽迅速萌发生长,使芽头增多,对夹叶相对降低,且茶叶的持嫩性好,为茶叶增产与提高品质创造了条件。赤霉素的使用技术如下,在各季茶的一芽一叶初展期用5O~mg/L进行叶面喷施,要注意温度情况。一般低温时全天可施药,高温时多在傍晚进行。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增加营养器官的产量。用6~苄基腺嘌呤或激动素处理茶树可促进新梢生长。但单独施用的少,多与赤霉素混合后喷施。一般用5O~mg/L赤霉素+5O~mg/L6ndash;苄 嘌呤于一芽一叶初展期叶面喷施来增加茶叶产量。

赤霉素+50mg/L激动素于11月叶喷来改善翌年茶叶品质,处理后茶叶中全氮咖啡碱和蛋白质含量都有较大提高。

另外,三十烷醇除可以促进生根外,还可以促进营养生长,从而增加茶叶产量。用1.5mg/L喷施,使当年茶叶增产24.6%,而且品质优于对照;但是,有研究表明.三十烷醇不宜连续多季或多年使用。多元醇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3mg/L于春茶一芽一叶初展期喷施,可以促进新梢萌发与生长,增产10.8%;而且使茶多酚含量和 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l3.7%和7.5%。咖啡碱与水浸出物与对照差别不大。

是由邻~ 、对~ 和2,4~二 的三种钠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一种混合剂。将其稀释成0~倍的溶液,于每轮茶一芽一叶期喷2~次能提高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

7.化学除花

茶树秋末开花结籽太多,会消耗营养,妨碍第二年春天新叶、新芽生长,而且消耗营养影响第二年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人工摘花很费工,所以化学方法除化成为发展趋势。

用 利进行化学除花,大量花蕾脱落,开花结籽数量少,养分积累较多,有利于增加茶叶产量,且省工降本。

一般品种用~0mg/L 利药液,每亩使用~kg,在盛花期全树均匀喷洒,间隔7~10d再喷洒1次,有利于茶叶增产。但处理的浓度要严格掌握, 利浓度过高,会导致落叶,对生长和产量反而不利。建议根据当地情况、品种、气候,确定使用的时期和剂量。使用时间要选择在气温已逐渐降低,茶花开放,叶片已定形期。秋末季节,在浙江10~11月,药剂浓度不能超过0mg/L;花蕾期使用,浓度可略低;高山寒冷茶区使用,浓度可略高。 利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且药液要随配随用。

8.增强茶树抗寒性

寒害是高山茶区和纬度偏北茶区影响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常造成减产,甚至死亡。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减少叶面蒸腾,或促进新梢老熟,提高木质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茶树抗寒或抵御能力。

在茶树越冬前喷洒mg/L2,4-D药液,可以提高茶树抗寒力,并对次年春梢有明显刺激作用。

利:在10月下旬用mg/L喷洒,可抑制茶树深秋的再生长,抗寒力增强。

丁酰肼;在9月下旬喷洒0~0mg/L丁酰肼溶液。

矮壮素:在9月下旬喷洒mg/L矮壮素溶液,可促进茶树提前停滞生长,有利越冬,第二年春梢生长良好。

9.增强茶树抗旱性

脱落酸;喷施25mg/L的脱落酸能增大茶树气孔扩散阻力,降低水势,从而减少蒸腾失水,提高抗旱力。

10.调节茶叶采摘期

茶树的新梢伸长在春茶期同步反应较强,造成春茶洪峰期集中,采制矛盾突出。利用赤霉素和一些生长调节剂能增强a~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增进蛋白质和糖的合成与转化,加速细胞分裂、伸长,使茶树生长速率加快的原理,使新梢提前生长;也利用有些生长调节剂能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原理,作为阻滞剂而延缓洪峰期,从而调节茶叶采期,缓和手工采茶劳力使用矛盾。

赤霉素;用mg/L赤霉素药液均匀喷洒,可使春茶提前开采2~4d,夏茶2~4d。

萘 (钠);用20mg/L的药液喷洒。

利;25mg/L 利溶液喷洒,可使春茶提前3d萌发。

郑州信联新品推荐:根琛(生根专用),复合芸苔素内酯(Y),新福钠(五硝含量达32%),促保利素,海藻精,芸苔素内酯(混表,24表,28高原药),强力生根粉,吲哚 钾/钠,渗透星,苯肽胺酸;

促生长类:复硝酚钠,DA-6(胺鲜脂),a-萘 钠,5- 愈创木酚钠,三十烷醇;

促生根类:可溶性生根粉,复合肥增效精;吲哚 ,吲哚 钾;

细胞分裂素类:6-苄 腺嘌呤(6-BA),氯吡脲(KT-30),噻苯隆,异 腺嘌呤;

控旺助壮类: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防落素,渗透星等精品原药

外贸类产品:吲哚 ,赤霉素, 利,吲哚 钾,烯效唑等。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ccfs/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