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科学施肥,缺啥补啥,对症下药,有图
猕猴桃是多年生果树,经济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长期固定生长在同一块地方,每年吸收消耗大量的土壤营养,如果不能及时、充足、全面的补充土壤消耗的养分,就无法实现优质丰产。
猕猴桃需要的养分功能及预防一、氮(一)功能
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及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成分,缺氮时细胞不能生长分化、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新陈代谢过程难以继续。氮在植物体内可以重复利用,缺氮时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转运到幼嫩组织。
(二)症状
叶片从深绿变为淡绿甚至完全转为*色,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老叶顶端叶缘为橙褐色焦枯状,并沿叶脉向基部扩展,坏死组织部分微向上卷曲,果实不能充分发育。
(三)防治措施
定植时施足基肥庄育季节要适时适量追施氮肥,以满足其需要。
猕猴桃缺氮
二、缺铁(一)功能
铁是多种重要氧化还原酶、氧化酶的成分,对呼吸、光合和氮代谢等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起着良好功能,同时对叶绿体的构造组成和叶绿体合成有重要作用。
(二)症状
缺铁外观症状表现为幼叶脉间失绿,变成淡*色和*白色,有的整个叶片、枝梢和老叶的叶缘变绿,叶片变薄,容易脱落。
(三)防治措施
成龄猕猴桃园,可结合秋施基肥,大量施入有机肥混加 亚铁。应急时可用 亚铁倍溶液喷洒病株,以利恢复。
猕猴桃缺铁
三、缺磷(一)功能
磷是类脂、核酸和许多酶的成分,对细胞分裂、有机物的合成转化、运输和呼吸作用都有密切联系,促进开花结果、成熟,增进果实的品质,提高抗旱性、抗寒性。磷在植物体内也能重复利用,并具有高度的移动性。
(二)症状
缺磷时老叶中的磷大部分转移到幼叶,老叶的叶脉间失绿,枝条变细,叶片上面逐渐呈红褐色,叶缘更为明显,背面的主、侧脉红色,向基部逐渐变深。
(三)防治措施
磷应与有机肥混合均匀,作基肥施入,以补充土壤中的有效磷,满足植株需求。
猕猴桃缺磷
四、缺钙(一)功能
钙是近几十年来最受重视的果树营养元素之一,猕猴桃果实贮藏性能的好坏与果实中钙的含量有密切关系。钙在树体内以果胶酸钙组成细胞壁和细胞间层的成分,它能使相邻的细胞相互联结,增大细胞的坚韧性,果实组织中维持较高的钙水平可以更长的保持硬度,降低呼吸速率,抑制 产生,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延长果实贮藏寿命。
(二)症状
在成熟叶的基部叶脉颜色暗淡,坏死,逐渐形成坏死组织。然后质脆干枯,落叶,枝梢死亡,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导致根系死亡,或在附近大面积坏死。
(三)防治措施
猕猴桃需钙量较大。补钙有利于果实贮藏,在定植时加入秸秆即可补充。也可在秋施基肥时适时施入钙肥。
猕猴桃缺钙
五、缺钾(一)功能
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在芽、幼叶、根尖等幼嫩部分含量较多。钾主要是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输,提高抗旱性、耐寒性,钾在植物体内可重复利用。
(二)症状
缺钾严重时,叶片生长不正常,呈浅*绿色,老叶叶缘失绿,向上反卷。细脉间叶肉组织往往隆起,叶缘破碎,易落叶,常造成减产。
(三)防治措施
适时施用钾肥,以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对钾的需求。生产上常施 钾补充钾素。
猕猴桃缺钾
六、缺氯(一)功能
氯在植物体内总是以离子的形式出现的,氯不是代谢物的成分,但在许多生理作用中仍具有重要作用,在光合作用的放氧过程中氯是必需的。猕猴桃对氯的需要量很高,田间健康叶片的氯含量通常在0.8%~2.0%,这对许多对氯敏感的植物来说,已经达到产生*害的程度。
(二)症状
先在老叶顶端主、侧脉间出现分散片状失绿,从叶缘向主、侧脉扩张,老叶常反卷呈杯状,幼叶的叶面积减少,根的生长明显减少,离根端2~3厘米的组织肿大。
(三)防治措施在多雨地区、土壤中的氯元素易被淋溶而损失,可追施 钾。
猕猴桃缺氯
七、缺镁(一)功能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时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叶片的叶肉变*,但叶脉仍呈绿色;镁同时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三 腺苷、核酸、磷脂、核蛋白的合成有关。镁在植物体内能够移动和再利用。
(二)症状
在生长的中、晚期的成熟叶片上表现症状,叶肉呈淡*绿色,叶缘褪色,并向叶中心侧脉扩展,叶基部仍维持绿色,有时叶缘褪绿不明显。严重时失绿,组织坏死,并与叶缘平行而呈马蹄形。
(三)防治措施可喷布0.1%~1.% 镁溶液来矫治。
猕猴桃缺镁
八、缺锌(一)功能
锌与生长素合成有关,也是某些酶的活化剂,缺锌时枝梢显示小叶病。我国土壤中锌平均含量在20×10一~×0-,在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锌含量较多,一般缺锌多发生在pH6.5以上的土壤上。
(二)症状
新梢出现小叶症状,老叶脉间失绿变*,逐步扩展全叶。叶肉不见坏死组织,叶脉始终保持绿色。
(三)防治措施
可用1%~1.5%的 锌喷布树冠来矫治。
猕猴桃缺锌
九、缺铜(一)功能
铜是多种酶的成分,影响氧化还原过程和光合电子传递,
(二)症状
缺铜时幼叶上出现淡绿色失绿,在叶脉间更强烈,以致受害区域最终会变为漂白色。土壤中的有效铜含量一般都高于1×10一,在酸性土壤中铜的有效性较高。但生长季早期,猕猴桃叶片对叶面喷铜很敏感,极易产生药害。结果枝生长点死亡,出现落叶。
(三)防治措施每公顷施用25千克 铜予以调整。
猕猴桃缺铜
十、缺硼(一)功能
硼可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花受精,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现象。土壤中硼的平均含量在%,每年结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硼并不多,同时从灌水、肥料的杂质中如过 钙也可获得相当数量的硼。
(二)症状
缺硼时幼嫩叶片的近中心处出现不规则*色小片,进而扩大、结合在一起,在主脉、侧脉两侧形成大片*色组织,未成熟的叶片顶端变厚,呈畸形扭曲。
(三)防治措施
叶面喷施0.3%硼 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17.12%,并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16.5%、可溶性总糖含量23.40%,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15.23%,干物质含量增加2.94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增加0.μg/g;且能较好地改善猕猴桃外观品质。综合试验结果,可在4—6月份进行叶面喷施0.3%硼肥1~2次来满足果树对硼营养的需求。
猕猴桃缺硼
十一、缺锰(一)功能
锰参与植物的蛋白质合成、氮素与糖类的代谢,并对根系的发育及果实、种子的形成有影响,
(二)症状
缺锰时会产生淡绿到*色的脉间失绿, 出现在 成熟的叶片上,严重时会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叶片。然而在主脉之间扩展并向中脉推进,仅在脉的两侧留有一小片健康组织区。
(三)防治措施
采用叶面喷施0.1%的 锰水溶液,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也可以土壤中施入艾邦特做为底肥或追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