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树预贮对徐香猕猴桃采后耐贮性和冷敏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  http://pf.39.net/bdfyy/tslf/

猕猴桃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而被誉为营养成分最突出的水果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猕猴桃已成为人们日常餐桌必备水果之一,亚洲新兴市场已经形成;但存在采收期集中、市场压力大的突出问题。采收期对猕猴桃的贮藏性有很大的影响。猕猴桃果实采收成熟度低不仅影响其品质,也会导致其冷敏性高,易发生冷害;而采收过晚,果实易软化,导致贮藏期、货架期均变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屈魏、高萌、饶景萍*等人选用秦岭北麓产区的主栽品种‘徐香’果实为材料,通过不同时间的挂树预贮,比较其采后生理、品质变化及冷敏性特点,探讨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的耐贮性和耐冷性的影响,以期为延长猕猴桃果实采收期和上市期、降低采后损失提供有效参考。

1、挂树预贮对‘徐香’果实干物质质量分数和果肉亮度的影响

如图1A所示,采收当天处理I~IV组比对照组果实干物质质量分数分别高2.06%、3.15%、4.16%、4.69%,但对照组与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猕猴桃成熟后,干物质质量分数不会随着挂树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化。L*值的下降程度可以直观地反映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色素聚集或是酶促褐变所引起的果实肉变暗的程度,L*值越低,代表褐变越严重,果实衰老进程越快。图1B中,采收时对照组和处理I组的亮度显著高于处理II、III、IV组(P<0.05)。在0℃冷藏期间果实肉亮度变化表现为前中期亮度快速下降,到后期趋于缓慢,且对照组和I组亮度差异不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处理IV组的亮度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至70d时比对照组低5.5%。这表明挂树预贮时间过长,易造成猕猴桃果肉变暗。

2、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SSC)的影响

由图2A可知,果实采收时间越晚,果实硬度越小。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均呈倒S型下降趋势,即前期启动阶段软化缓慢,中期快速软化,后期又趋于缓慢。处理组果实表现为挂树时间越长,快速软化出现时间越早,软化速率越快。从入库到硬度降至20N/cm2,处理I组果实贮藏了d,而处理II、III、IV的贮藏期分别为90、80、70d,且贮至70d时,对照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这说明适度挂树预贮可保持较长贮藏期,过度挂树则会很大程度地缩短贮藏期。

SSC能直接反映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状况,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SSC逐渐增加,各处理组猕猴桃采收时SSC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SSC均明显增加。在贮藏前期,果实SSC均迅速上升,到后期变化趋于缓慢直至稳定。对照组果实的SSC达到稳定所用时间最长,挂树越长的果实越早达到稳定。图2B为可食硬度下不同挂树期果实的SSC比较,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也不明显。这说明猕猴桃后熟后SSC达到的稳定值不会因挂树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

3、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和VC含量的影响

可滴定酸是果实风味构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如图3A所示,采收和贮藏过程中各处理组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挂树时间越长其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越低,贮藏70d时,处理I、II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处理III、IV组(P<0.05)。

图3B为不同挂树果实在出库时的VC含量比较,对照及处理I~IV组猕猴桃果实的VC含量分别为59.72、60.57、54.94、54.61、53.13mg/g,此时处理I组的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II、III、IV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适当挂树预贮(处理I)有利于猕猴桃果实营养物质的保持。

4、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淀粉质量分数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如图4A所示,采收时对照组果实淀粉质量分数 ,处理IV组淀粉质量分数 。对照组和处理组淀粉质量分数均在贮藏前期迅速下降,对照组与处理I~IV组果实淀粉完全降解所用时间分别为、80、70、70、50d,表现为挂树期越长淀粉完全降解所用时间越短。

由图4B可知,对照组的淀粉酶在贮藏50d时出现活力高峰,各处理组的淀粉酶活力峰值均较对照组提前,特别是处理IV组淀粉酶活力在贮藏0d时 。处理I、II组的淀粉酶活力峰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处理II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5、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呼吸速率和 释放速率的影响

如图5A所示,对照组和处理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均呈现出明显的呼吸高峰,但呼吸峰出现的时间不同,对照组的呼吸峰出现最晚,在贮藏40d时出现,且呼吸峰值 ;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呼吸峰出现时间提前,但呼吸峰值降低。对于处理组I~III,采收越晚(挂树期越长),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峰值出现越早,峰值越低,处理IV组果实呼吸峰值出现时间和峰值几乎与处理III组一致。综上说明挂树预贮可降低呼吸强度。 是致熟激素,它促进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各采收期果实 释放速率如图5B所示,对照组和处理组的 高峰出现时间与呼吸速率几乎一致,即各挂树预贮处理的猕猴桃果实 释放高峰均提前,且峰值均低于对照组峰值,仅处理IV组的 释放峰组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6、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的影响

果实采后在(0.0±0.5)℃贮藏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少,出库时的质量损失率如图6A所示,对照组与处理I~IV组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47%、1.75%、1.46%、1.26%、1.13%。对照组的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处理I、II组又显著高于处理III、IV组(P<0.05)。果实出库时腐烂率如图6B所示,对照组与处理I~IV组的腐烂率依次为12.67%、10.67%、9.33%、18.33%、17.00%。处理III、IV组的腐烂率 ,处理I、II组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且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适当挂树预贮既有利于保持猕猴桃果实的质量,又可以降低其腐烂率。

7、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和感官得分的影响

果实的货架期如图7A所示,对照组与处理I~IV组的货架时间依次为9、8、7、6、6d。对照组与处理I组之间的货架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长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感官评价是对出库后,后熟达到食用品质的猕猴桃果实进行外观、口感、质地和风味等品质进行鉴定打分,比较出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在食用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如图7B所示。处理I组和对照组果实的感官评分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处理II、III、IV组(P<0.05),说明与其他预贮处理相比,处理I有利于保持猕猴桃果实的整体口感和风味。

8、挂树预贮对猕猴桃果实冷害的影响

由图8可以看出,猕猴桃果实冷害主要表现为皮下果实肉组织呈现出水渍状斑块(如箭头所指),并伴随着轻微的木质化和褐化。处理II、III、IV组果实经过0℃贮藏70d后果实肉水渍化面积明显大于处理I组,并出现出较明显的木质化和褐化,而处理I组果实的上述冷害症状在相同的冷藏时间下最轻。

图9A为在0℃贮藏不同时间后于20℃条件下放置5d时猕猴桃果实的冷害指数,对照组和处理I组在60d时才出现冷害,此时处理I组的冷害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余处理表现为挂树时间越长,果实在0℃贮藏时冷害出现时间越早,冷害指数也越高。在整个冷藏过程中,处理I组的冷害指数始终低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由图9B可知,出库时,对照组及各处理组的冷害率依次为16%、11.66%、24.11%、35%、42.5%。处理I组的冷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各处理组(P<0.05)(图8B)。由此可见,适当挂树预贮(处理I)有利于减轻猕猴桃果实的冷害,过度晚采会加重冷害,且采收时间越晚,冷害越严重。

讨论

综上所述,猕猴桃在0℃冷藏,处理I(SSC介于7.5%~8.0%时采收)可以在降低果实出库时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的同时,保持较长的货架期;其相对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在冷藏中后期 ,SOD、CAT活力在中期和后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出库时冷害率也 ,故处理I可以有效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在品质方面,挂树预贮可以提高猕猴桃果实SSC,降低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提高淀粉降解速率。其中处理I组在冷藏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果肉亮度,在出库时具有较高的VC含量,在可食用状态下感官评分较高。可见处理I(挂树预贮7d)在保持果实较好的耐贮性和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冷敏性,可以为生产提供参考,而挂树预贮期过长,不仅缩短果实贮藏期、货架期,降低品质,还会提高其冷敏性。

本文《挂树预贮对‘徐香’猕猴桃采后耐贮性和冷敏性的影响》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23期-页,作者:屈魏,高萌,冉昪,李欢,舒雪瑶,饶景萍。DOI:10./spkx2---。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手筑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变化分析酒醅蒸馏过程中部分挥发性活性成分的变化热处理条件对巴氏杀菌乳风味品质的影响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植物乳杆菌D发酵*浆水的抑菌活性及其中细菌素的分离与鉴定高通量测序分析麦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3种 菌发酵对蓝莓多酚、原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高通量测序分析赤水晒醋各生产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3株发酵香肠源 菌体外功能特性的比较结合淀粉活性 菌利用生淀粉产酶条件及代谢产物兔皮胶原蛋白的性质及凝胶临界模型的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对赤霞珠果皮不同砧穗组合差异代谢物的分析草鱼鱼鳞抗菌肽与肉桂精油联合抑菌作用及机理低频高强度超声波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大豆品种对毛霉菌发酵腐乳营养品质的影响高菜 葡萄糖苷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的抑制作用复合凝聚法制备绿咖啡油微胶囊及其性能提香温度对绿茶(香茶)干燥效能及风味品质的影响超声改性对燕麦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不同解冻方式对冷冻竹荚鱼品质的影响苯 和 联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协同抑菌机理金枪鱼暗色肉酶解优势肽鉴定及其体外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分析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紫苏精油抑制灰绿曲霉的活性与机理基于特异性适配体封盖介孔纳米材料的T-2*素快速检测技术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进口冰鲜牛肉新鲜度指标检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氯 酯和缩水 酯、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鉴别注水肉糜磁性三维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免疫检测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应用基于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检测郫县豆瓣中*曲霉*素B1荞麦蜜中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与成熟度的相关性分析凤香型酒醅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鸡蛋豆腐配方及质构特点微观分析绵羊乳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不同品种莲藕水煮风味物质比较不同酒龄传统绍兴*酒的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盐度对郫县豆瓣甜瓣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产品品质的影响茅台镇酱香白酒不同轮次主酿区可培养霉菌种群结构多样性超声辅助浸渍冷冻对猪肉水饺肉馅品质的影响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鲜切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冷藏过程中虾夷扇贝横纹肌微观结构变化与肌原纤维蛋白稳定性桦木酸对环磷 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蜂蜜多酚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及文章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mallexpress.com/qygcd/11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