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你身边的草药和野果子
人们会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植物,但能叫上名字的却很少。甚至有些称呼都没法用汉字打出来,太过奇怪。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洋溢着和谐的气息。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些常见的植物。
一、龙葵 Solanumnigrum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龙葵。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
二、曼陀罗 Mandala
很美的名字。还有好像叫胡茄子,当地野生全白花,极为常见。据说有致幻作用,也就*性较大,尤其是种子。
三、苘麻
我们小时候叫麻馒头儿,前几天带孩子玩还摘了几个给她吃。这个野草田间也极为常见。但如图中能长这么高的不多见。过去人们手工打月饼时,即用它的果实在月饼上沾红红。除此,就想不到它对人的什么作用。
四、苍耳
有时也被叫做摘梨儿——另一种果实四角长针的植物。我们常发坏,把它的果实粘在女生身上或者头发里,曾有一次女生为此被迫剪掉头发。
五、刺蓟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
六、虎尾草
常常在玩过家家时候拿来做扫帚,很好玩的草。
七、牛筋草
竟然被叫做蟋蟀草,常见,也不怎么好玩。也有人用它做蛐蛐挠,不好用。
八、泥胡菜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糯米菜,跟蒲公英差不多,就是不会放飞它自己孩子们。消肿散结,清热解*。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可以做凉菜,包菜窝窝。
九、田旋花
跟喇叭花也就是牵牛花相似,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棱。蒴果球形或圆锥状;种子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7~9月。全草入药,性味:辛、温、有*;主治:祛风止痒;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神经性皮炎等症。
十、马唐
跟牛筋草差不多,就是穗小一点,有害草,根很厉害,不好拔出。牛筋草被叫蟋蟀草,其实马唐做斗蛐蛐的挠更好,从中间劈开折一下一抽就可以出来很多毛须。小时候就很会做,后来还教侄子做。
十一、鳢肠[lǐcháng]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具匍匐茎;叶对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瘦果黑色。全国广布种。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
十二、异性莎草
穗很好看,像韭菜苔,就是不好摘。一年生草本。花果期夏、秋季,以种子繁殖,子实极多,成熟后即脱落,春季出苗。为低洼潮湿的旱地的恶性杂草。生于稻田或水边潮湿处。
十三、狗牙根草
最常见的杂草。
十四、马屁泡
又称“牛眼睛”,土豆菌,......;有大,有小,有黑有白有*。刚出土的时候象小*豆,几天就能长到鸡蛋大,再大就大不了了――到一定时候,它会自动爆裂,喷出一股“黑雾”,随风飘零。这些黑色的粉末就是孢子,即它的种子。马屁泡小的时候剖开来中间是白色的,大一些里面就会黑斑,并且越来越多,颜色也越来越深。能吃的马屁泡是那种小个头没有黑斑的。
十五、葎草
这个都认得吧!小时候叫拉皮草,一长就是一大片,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小时候大人们说这草碰一下就把皮子拉了,听着就挺害怕的,夏天穿裙子见到它都绕着走。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叶片呈掌状,茎喜缠绕其它植物生长。
十六、水稗草
中间那个字拼音稗[bài]最常见的野草,但没有人说过他们的名字!跟牛筋草差不多,但是不长那种穗。
十八、地肤草
别称:为扫帚草、绿帚、扫帚菜藜科、地肤属,一年生直立性草本植物。
十九、益母草
草药。
二十、车前草
车前子中药。
二十一、地*
花里边有很甜的蜜水。
二十二、决明草
决明子明目
二十三、何首乌
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二十四、蒺藜
这个路边常见,结果子是带几个尖的小豆豆。
二十五、旋覆花
也叫金佛花,跟苦菜花常混了,区别是它的花蕊比较大圆盘状,苦菜比较小刺状。常见,中药。
二十六、合欢花
这个是树,迎春花园有几棵,也叫木芙蓉,很好看,也很香,但是我过敏,它开花我就长疙瘩……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
二十七、山莓
山莓(学名:RubuscorchorifoliusL.f.),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2-3月,果期4-6月。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等症。叶性微苦,解*、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除东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余省份、朝鲜、日本、缅甸、越南均有分布。
二十八、蛇莓
蛇莓(学名:Duchesneaindica(Andr.)Focke),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疗疮药、蛇蛋果、地锦、三匹风、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老蛇泡、蛇蓉草、三脚虎、蛇皮藤、蛇八瓣、龙衔珠、小草莓、地杨梅、蛇不见、金蝉草、三叶藨、老蛇刺占、老蛇蔂、龙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蛇盘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龙草、三匹草、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红顶果、血疔草、野草莓。[1]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厘米;瘦果卵形,长约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
二十九、金姑娘儿连云港话叫:包端端
金姑娘,是一种水果,(读音gūniǎnger)学名酸浆,菇茑,菠萝果、姑娘,学名酸浆,超市里标写的是“美国珍珠果”北方叫“洋姑娘”、“香姑娘”,南方则叫“含羞果”、“含笑果”。另外我国部分地区方言中一般指未婚年轻女性。
也叫哥伦比亚龙珠果,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云南(南部)、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台湾、福建(南部)、河北和东北三省
以上是金姑娘儿图片,多发了几张
三十、地枇杷
地枇杷又名地果、野地瓜,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地瓜榕,地瓜子等。常绿木质藤本,葡地成片生长;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30cm,宽3~10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的狭成叶柄。
地枇杷具有药用和园林价值,味苦,微甘。果实在每年的六七月分成熟。有两种品种,一种果实香甜味美,可以食用。一种没有香味,不能食用,一般一片均为同一品种。
分享知识,
|